2.確定績效改進計劃。雙方在討論績效產生的原因時,對於達成的共識應當及時記錄下來,這將是該員工在下一期需要重點關注和提高的問題,並以此對下一階段績效重點和目標進行修正和計劃。雙方要將達成共識的結論性意見或經雙方確認的關鍵事件或數據,及時予以記錄、整理,填寫在考核表中。對於達成共識的下期績效目標也要進行整理,形成下期的考核指標和考核標準。
四、績效考核的再造與實施的效果
(一)生產管理關鍵指標分析——生產效率的提升
1.生產周期分析
通過對生產周期分析結果來看,由於生產周期不穩定,而造成的產品不能給客戶準確的交貨期,或者給客戶的交貨期存在完不成的風險;可通過實行關鍵績效指標考核,使產品的最大生產周期與最小生產周期之間的差距大大縮小,進而達到了穩定了生產周期,並且減少庫存存貨的增加,減少流動資金占用。
2.設備運轉率分析
通過對設備運轉率績效考核,采取抽樣的方式對部分設備進行了設備運行效率分析,設備的全麵運行效率、運轉速率、良率都達到了90%以上,較原有設備使用率提高了10%左右,從而為改善產品交期奠定了基礎。
3.交期達成率分析
績效管理後交期達成率是指公司實際交貨日期是否滿足客戶要求的交貨日期。由於公司對各部門實行了部門績效KPI考核,從材料采購、產品設計、生產周期、設備運轉率等方麵都有所提高,產品交期達成率也就自然提高了,根據公司各生產季度分析,公司的交期達成率達到了85%以上,較原來提高了12%,保證了定單的順利完成,交期達成率的提高大大提高了顧客滿意度。
(二)績效考核的效益。
1.生產效率得到較大的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自主性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2.設備故障時間大大減少,降至不到原來的八分之一;
3.采購到貨及時性從86%提高到94%;
4.庫存準確率從72.2%提高到93.7%。
五、結論
績效考核時人力資源管理中關鍵的環節之一,然而員工績效考核的方法或技術對於績效考核結果的正確性與公平性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考核方法如果不被認同或不具有代表性,那麼考核結果也將受到質疑和批評。X公司以創新績效考核手段為核心,打造和諧與競爭兼備的新型企業文化,帶動員工樹立與組織一致的目標,為員工營造出積極的工作氛圍、共享的價值觀念和管理機製,從而創造了的鼓勵積極創造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樹丞,盛明科.應用層級分析法確定政府績效評估指標權重研究彭國甫.中國軟科學,2004,(6).
[2]許樹柏.層級分析法原理:實用決策法[M].天津大黨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