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建築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研究
管理縱橫
作者:譚清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我國建築將麵臨激烈的競爭與挑戰。企業如果想要在市場中占據一定份額,就要在滿足工期、質量、安全的前提下不斷地降低成本,成本越低,企業的經濟效益越高。而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是貫穿於一個工程自招標開始自竣工驗收的整個過程的管理,它可以科學、合理的控製整個工程的成本收、支出費用,並且采取合理合法措施降低成本支出費用,以達到預期目標,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本文結合我國現狀講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並分析了它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
【關鍵詞】建築成本成本管理經濟效益
一、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我國建築施工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麵相比於世界發達國家處於落後階段,不管在經驗、技術或管理水平方麵都要強於我們,具體體現在:成本管理程序和步驟不完善、成本計劃與管理方法不合理、人員經濟觀念不強、施工常呈現失控狀態等。因此本文選擇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作為研究具重大的意義。
第二、成本管理係統主要包括成本預測、製定計劃、實施控製、分析和考核這五大部分,在這個係統的運作下控製整個施工過程的成本費用,使企業獲得最大的利潤。實施好項目成本管理對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第三、為了適應市場,很多施工企業會不遺餘力的降低施工成本,擴大市場,提高競爭力。而成本管理就是一個控製成本,最大化降低成本的管理手段,它對企業占有市場有重要的作用。
二、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健全的責權利結合的管理製度。
在公司管理過程中,各單位的責任不清晰,各部門層級管什麼,責任是什麼,都很雜亂,分工不明確,即使公司要求是先算後做,但實際上確是邊做邊算或者先做再算。缺乏合理的責任製度。另外,雖然項目部有預算人員,但由於各單位的責任不清晰,配合不緊密,導致財務和其他項目實施各部門的工作脫節,大部分的經濟項目沒有相對比較,沒有核算,還缺少合理的建議與措施,即便竣工時進行財務結算能看出盈虧,但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所導致。
成本管理體係中如果項目經理的責任過大,權力過小,那麼他工作必會畏手畏腳,相反,如果項目經理的責任小,權力大,那麼他工作將會肆無忌憚。所以,我們要保持責與權的平衡點。另外,公司要有明確的利益分配製度,這樣能夠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努力去爭取自己的利益是每位員工的義務與責任。在某種情況,利益的分配還要通過員工與上層的私人關係,權力越大,那麼他能分配的利益也就越多,這樣會使得項目實施困難。所以說,成本管理體係需要責權利三者結合的管理製度,這樣不僅利於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也利於未來的技術開發,還利於對成本管理的控製。
(二)忽視質量,工期,材料、人工費與成本間的管理和控製。
在施工過程中,質量是工程的重中之重,因而在管理過程過度強調工程質量,而忽視了成本的管理,或者過度過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質量。這都是不可取的。前者雖然工程質量有顯著的提高,但是卻未能達到預期的效益目標,後者雖然達到了預期的效益目標,但是質量卻不過關。
工期越長,所消耗的人工、材料費就會越多,然而工期越短,需要加大投入資源,也會增加成本。所以在對施工和生產的管理過程中,要做到把握好工期與成本之間的平衡。
質量,工期,材料、人工費對施工成本都有一定的影響,我們應當加強它們之間的管理和控製。
(三)項目管理人員經濟觀念不強。
施工通常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即在項目內部,技術人員隻管技術,工程組織人員隻管進度,物資人員隻管采購、檢驗和發放物資。初看起來各自分工都很清晰,但這隻是表象,因為項目的成本管理不是單個部門可以控製,而是要靠大家共同努力創造良好的效益。比如說,技術人員僅僅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采用的材料固然保證了工程質量,卻十分不經濟,大大增加了成本。如果這個搞技術的和一個搞材料的一起合作,那這樣即可以保證質量,也能節約成本,大大增加了項目效益。
(四)成本管理存在的其它問題。
成本管理還存其它的一些問題,比如說,項目經理的成本意識較弱,有些項目經理隻關心利潤多少,卻不管成本費用支出的多少;有些項目經理純粹靠個人經驗,並沒有遵循相關的規章製度,隨自己主觀意識去做。還有就是控製方法不完善,缺乏一些重要管理環節;對成本重視程度不夠;材料管理不嚴,浪費現象嚴重;人員素質不夠,缺乏責任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