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記者在采訪時應注意提問的技巧
提問是記者與被采訪者進行語言交流的一種方式,提問的技巧是對話能否順利進行下去的關鍵。提問得當會使采訪活動事半功倍,還可融洽雙方感情,創造一種良好的采訪氛圍。相反,如果記者東拉西扯,不著邊際,不僅令被采訪者無所適從,甚至可能產生反感。因此,采訪提問是對新聞記者理論水平、業務能力、知識儲備、社交能力的綜合體現。記者在提問時,應根據不同的采訪對象、不同的環境采取靈活多變的采訪技巧。就采訪對象而言,有的人比較健談,而且思路清晰,隻要記者提出問題,對方就會進行相應的回答。這種采訪比較簡單,記者隻需把準備好的問題告訴對象即可。相反,有的采訪對象則比較拘謹,不善言談,對記者提出的問題隻做簡單的回答,或幹脆不吭聲。這時就需要記者首先要同被采訪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創造一種輕鬆愉快的談話氛圍,讓對方徹底放鬆,並逐漸進入記者所營造的采訪環境中,然後記者再逐一拋出問題。
四、就采訪環境而言,也有不同的采訪方式
新聞事情林林總總,記者總會麵對不同的采訪環境。一般情況下,記者進行正常的采訪即可。但有些時候,采訪環境就比較特殊了。
五、要善於觀察和傾聽
觀察,就是記者用自己的眼睛采訪。采訪過程中記者不僅要善於觀察采訪現場,通過一些細節獲取信息,豐富寫作內容;同時還要善於觀察被采訪者的情緒和狀態,及時調整話題內容,學會捕捉細節,采訪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傾聽,也是記者采訪中常用的方法。善於傾聽的記者,往往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被采訪者的信任感,讓對方打開話匣子,並在對方的敘述中找到新聞的亮點。當對方顯出猶豫、為難的神情時,記者可適時地說幾句安慰、鼓勵的話;當對方由於憤怒、悲痛等原因不能控製自己感情時,可用溫和話句疏導對方焦慮的情緒;當對方敘述不清又急切想讓你理解他的意思時,可幫助他梳理思路,使談話順暢。
采訪不到第一主角時,可以采訪周邊的人,如家屬、同事、朋友、鄰居等熟悉他的人。通過多個渠道、多個方麵進一步了解被采訪者,隻有掌握大量的事例材料,才能在隨後的寫作過程中有所分析、選擇,讓新聞作品更真實、豐滿。
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就是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和深入紮實的工作作風。作為記者職業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采訪一定要講究技巧、方式、方法。一名優秀的記者,要運用好采訪的技巧和方法,必須加強學習,關心政策,視野開闊,眼光遠大,知識廣博,閱曆豐富,並具備縱橫馳騁的思考能力和敏銳的新聞捕捉能力。這就要求記者深入生活實際,深入到群眾中去,時時將自己處於采訪的環境中,事事留心,勤於積累。隻有這樣才能采訪到真正具有新聞價值的材料,寫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新聞作品。?
參考文獻:
[1]段存章著.獨家新聞這樣采寫.世界知識出版社
[2]王景和著.記者眼中的.新華出版社(作者單位:上黨晚報山西長治)(責編: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