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祈一征到寧秀後時間不長,寧秀黨政班子的極大多數成員都感到祈一征是一個性格寬容、待人和善、處事有原則的領導,和他一起共事,感覺精神上沒有壓力,思想上不勞累,並且通過祈一征到寧秀後所做的一係列事情,大家都覺得他也是一個有遠見、敢擔當、難得少有的好領導。
為了調動和和激發寧秀幹部的積極性,祁一征聽取了不少寧秀幹部的意見,基本上掌握了寧秀幹部隊伍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為了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祁一征先是單獨向胥忖朱提出,將那個在年終為了和省上的對口部門溝通送禮被處理的幹部調整到實職崗位上,讓寧秀的幹部和群眾認識到市委對“因公負傷”的幹部是理解和體諒的,也是關心和愛護的。祁一征明確地表明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態度。他對胥忖朱說:“我們不能說當時省委書記點名處理這個幹部不對,但客觀上講還是有些偏激和過左。當前社會風氣就是這樣,雖然我也非常反感這種風氣,但說實在的,我們又無法改變這種風氣。如果不這樣,寧秀就可能得不到上麵部門的支持,最後吃虧的還是寧秀自己。我們的政績因此受點影響不要緊,但如果讓寧秀的老百姓的利益受到影響,那我們作領導的,就問心有愧。這個同誌給省級部門的領導送禮這種行為,從相關的規定上來講肯定不對,但他也並不是為了他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寧秀的發展和利益。現在前任的省上的書記已經不在任了,我們可以考慮把這個幹部用起來,讓其他幹部看到市委關心愛護幹部的態度。”但胥忖朱聽了後堅決不同意,說既然是省上的書記親自點名處理的,如果我們現在因為這個書記不在位了,就把他定的一些事情扳轉過來,那豈不是不服從省委?實際上,當初平康省全省對這件事各方麵的反響都很大,但因為是省上的書記親自點名的,誰也不敢發表不同意見。
胥忖朱不同意,祁一征當然也就沒有辦法,畢竟胥忖朱是書記,人事問題主要是書記在負責。但他下來後聽到不少幹部包括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協班子的領導都在為這個幹部說話,認為市委應該對這個幹部有一個說法,這樣才能夠調動其他幹部的積極性。就是市委組織部部長文十化也直接找祁一征說過此事,希望祁一征能夠出個麵,對此事進行一次研究。出於各方麵的要求,在一次研究幹部問題的“五人小組”會上,祁一征再一次提出希望重新安排這個幹部的意見,並說如果有什麼時候責任由他來承擔。祁一征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並且“五人小組”中的其他三個人都完全支持祁一征的意見,胥忖朱迫於無奈,隻好表麵上同意,但在私下裏,胥忖朱卻對祁一征有很大的意見,認為祁一征在綁架市委,把自己淩駕於市委之上。也正因為這件事,使胥忖朱對祁一征更加懷恨,再加上以後的一些事,導致了祁一征離開寧秀後,胥忖朱對祁一征報複行為的總爆發。當然,這還是後話。
在到寧秀不長的時間裏,祈一征很快通過他踏實的工作和寬厚的待人,贏得了寧秀幹部和群眾的普遍認同和積極支持,寧秀的幹部和群眾都認為,寧秀終於來了一位好幹部、一個好領導。寧秀市黨政班子中的極大多數成員也都感覺祁一征不僅是一個好領導,也是一個值得依賴和信任的好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