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計 以逸待勞
原典
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譯文]迫使敵人處於困難的局麵,不一定采取直接進攻的手段,可以根據剛柔相互轉化的原理,實行積極防禦,逐漸使敵人疲憊,消耗敵人的勢力,使它由強變弱,我方就自然會變被動為主動。
第5計 趁火打劫
原典
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譯文]敵方遇到困難、危機,就乘機出兵奪取勝利。這就是強者趁勢取利,一舉打敗處於困境之敵的策略。
第6計 聲東擊西
原典
敵誌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譯文]敵方將領指揮不當,軍隊就如無頭蒼蠅,亂撞亂碰,就不能判明和應付突發事變,這是敵方失去分析判斷情況的能力的一種表現。要利用敵人失去控製力的時機將其消滅。
第7計 無中生有
原典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
[譯文]用假情況蒙騙敵人,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要巧妙地由虛變實,以各種假象掩蓋真相,造成敵人的錯覺,給以出其不意的攻擊。
第8計 暗度陳倉
原典
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譯文]故意暴露行動,利用敵方在這裏固守時,悄悄地迂回到那裏偷襲,這就能乘虛而入,出奇製勝。
第9計 隔岸觀火
原典
陽乖序亂,陰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譯文]敵方發生矛盾、混亂時,我方宜靜觀其變,等待時機。等待敵方極度混亂,自取滅亡。這就是豫卦所講的:“順以動豫,豫順以動”的道理。
第10計 笑裏藏刀
原典
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後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譯文]使敵方信任我方而喪失警惕,我方則秘密策劃消滅敵方的辦法。隻有在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才能行動,以避免意外變化。這就是剛中柔外的道理。
第11計 李代桃僵
原典
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譯文]當形勢不利,損失在所難免時,應以局部的損失換取整體的利益。
第12計 順手牽羊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
[譯文]敵方細微的疏忽,也必須利用;無論多麼微小的利益我方也必須得到。變敵方小的疏忽為我方小的利益。
第13計 打草驚蛇
原典
疑以叩實,察而後動。複者,陰之媒也。
[譯文]任何疑問都要予以核實,明確後方可行動。避免複卦,陽隱藏在陰之下。
第14計 借屍還魂
原典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譯文]有作為的人,難以駕馭,不可利用;無作為的人,必依附於我以自立。利用無作為的人,不是我受別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別人。
第15計 調虎離山
原典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返。
[譯文]等待時機使敵人窘困,用人為的方法誘騙敵人,如果前進有危險,就讓敵人過來。
第16計 欲擒故縱
原典
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誌,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譯文]逼得敵人無路可走,他就會反撲;讓敵人逃跑則可削減其氣勢。追擊敵人時緊緊跟隨而不逼迫,以消耗敵人的體力,瓦解敵人的鬥誌,待敵人潰不成軍時再捕捉它,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這樣用兵可以避免流血,不逼迫敵人,並讓他相信,這對戰爭是有利的。
第17計 拋磚引玉
原典
類以誘之,擊蒙也。
[譯文]用極逼真的假象誘惑敵人,然後打擊上當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