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洞明轉型中的國人心理——管理者用人處世的關鍵(2)(3 / 3)

他為人正直、聰慧機智、治學嚴謹,幾十年間目睹人間冷暖,直透宦海浮沉,憤世寫出《厚黑學》一書。他說:“我著厚黑學,純用春秋筆法,善惡不嫌同辭,據事直書,善惡自見。同是一厚黑,用以圖謀一己之私利,是極卑劣之行為,用以圖謀眾人之公利,是至高無上的道德。所以不懂春秋筆法者,不可以讀厚黑學。”他宣傳厚黑學,有兩種意思:(甲)即倜風所說,“聚千古大奸大詐於一堂,而一一讞定其罪”。民國元年發布的《厚黑傳習錄》所說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和辦事二妙法等等,皆屬甲種。(乙)即綬青所說:“用厚黑以為善。”此次所講厚黑救國等語,即屬乙種。

1912年,他以“獨尊”之名,撰寫了轟動一時的《厚黑學》,以後陸續寫了一係列文章,其中包括1927年發表的《我對聖人之懷疑》。1928年發表了《社會問題之商榷》。1936年,他將曆年所作文字的一部分,融合自己的新觀點和想法,重新以隨筆體裁整理為文,在成都《華西日報》上開辟《厚黑叢話》專欄,連載發表,以後同名結集單獨成書。1936年,他還發表了被人稱為扛鼎之作的《中國學術之趨勢》。1938年,《厚黑原理》問世。

李宗吾的基本思想線索是在研究人性中,提出了“厚顏黑心”之說,由此而生“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麗變化”之說。作者認為後者,使“厚黑學就有哲理上之根據了”。其論人性、論經濟、論政治、論國際關係、論學術,均循此線索。他自己認為世人多注意其“厚黑學”,而對其他作品“不甚注意”,其實,後者才是作者更為著重的作品。

這些著作20世紀80年代又成為台灣、香港地區及日本的暢銷書。作者以強烈的使命感和敏銳的洞察力,對封建社會的政治黑暗和官場腐敗予以深刻揭露和嚴厲抨擊。文筆犀利,諷刺辛辣,許多見解令人歎為觀止。作者視角獨特,觀點新穎,自成一家,使人不能不佩服其對傳統文化的切膚感受與妙悟能力。

《厚黑大全》收集了李宗吾的重要論文和專著,通覽全書,可以了解作者的思想全貌。就學術價值和曆史地位而言,《厚黑學》、《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厚黑叢話》、《中國學術之趨勢》、《社會問題之商榷》堪稱是李宗吾的代表作。《厚黑學》是作者的壓軸之作,作者以為如果不是徹底的厚顏與黑心,就不能成為大奸大雄。他將厚黑學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代表人物是堯舜,學說是孔孟之道。其特征是人民渾渾盛題,無所謂厚無所謂黑,純是天真爛漫,人人皆處童心狀態。此時提倡道德,欲返民風於太古。第二時期,代表人物是劉備、曹操,劉備是厚顏的代表,曹操是黑心的典型,學說是作者的《厚黑學》。其特征是人民知識漸增,機變百出,世故奸猾,陰險狡詐。第三時期,代表人物還未出現,學說是作者的《心理與力學》。其特征是以孔孟之道行曹劉之術。在第三時期,即使孔孟複生,必歸失敗者,謂其無曹劉之術也;曹劉複生,亦歸失敗者,謂其無孔孟之心也。作者認為他所處的時代是第二時期末,第三時期初。

李宗吾嬉笑怒罵,妙語連珠,通過刻畫傳統社會某些政治家的真實肖像,徹底剝下了他們的畫皮。作者以三國時代的曹操、劉備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使讀者得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作者認為,厚黑學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牆,黑如煤炭”。城牆雖厚,可用火炮轟破;煤炭雖黑,但顏色可憎,眾人不願接近它。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同第一步功夫相比雖有天壤之別,可畢竟有形有色,別人經過細心觀察便可看出蛛絲馬跡。第三步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進入“無聲無嗅,無形無色”之境界。臻於此境,就可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銳不可當、所向披靡。厚黑術被政客們奉為圭臬,是其爭權奪利的錦囊妙計。政客們未必懂政治學,但不能不通厚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