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夢魘,美2師解體完蛋了(2 / 3)

29日上午10~11時彭德懷下達了新的作戰命令:令第42軍迅速向順川、肅川方向進攻,先機占領肅川斷敵退路;令第38軍主力迅速發展突擊,向位於三所裏的第113師靠攏,協同第40軍圍殲價川、軍隅裏地區的美軍,同時令第113師堅守陣地,並破壞龍源裏、三所裏之線以南的橋梁,堵擊由順川北援之敵;令第40軍全部由北向軍隅裏、價川攻擊,重點指向價川;令第39軍殲滅當麵之敵後,即東渡清川江,以相機使用。同時要求西線其他各軍亦乘機迅速發展進攻,殲滅當麵之敵。當天,美第9軍軍長庫爾特得知美第2師部隊在龍源裏受阻的消息之後,命令英第29旅立即北上,接應美第2師南下。

梅斯是美2師38團的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坦克手,當29日他浴血奮戰、死裏逃生撤回師部後,看到38團團長喬治.派普洛上校悠閑地躺在一張舒適的小行軍床上,心裏大罵美國軍隊脆弱和腐敗。看到師長凱澤被中國人的進攻嚇得不知所措,像個幽靈,指揮權都交給了副師長萊登?布萊德利,大家以為布萊德利才是真正的師長,他對此感到羞恥。對麥克阿瑟,梅斯一直把他稱作“大吹牛家”。

29日下午,夜幕降臨時,凱澤通過無線電告訴第9軍軍部,該師已危在旦夕。中國軍隊現在的進攻更加猛烈,甚至白天也會發起進攻。可是,麵對不知從哪來的大股敵人,第9軍的指揮官們已經發懵,慌作一團,軍長庫爾特更嚇得呆若木雞,不知如何應對,反應很長時間,做出決定是軍部向南撤至平壤。庫爾特一直是麥克阿瑟的心腹。他曾是麥帥手下的一個營長,後來跟著麥克阿瑟來到遠東,任第7師師長,不久又升任駐韓美軍副司令及駐日美軍第1軍軍長。沃克與麥克阿瑟有矛盾,自然也不喜歡和重用庫爾特。當天夜裏,在中國軍隊猛烈炮擊之後,凱澤再次給軍部打電話,請求向西撤到安州,但再次遭到拒絕,庫爾特說,他前一天下午乘機視察了這條道路,覺得中國人的封鎖並不嚴密。庫爾特非常有信心,認為第2師應該有能力實現突圍。當天深夜,凱澤向指揮官簡單說了說最後向平壤撤退的計劃,接應美2師的英第29旅進至龍源裏以南地區。美第2師製定的後退計劃如下:1、明日拂曉,以第9團(配屬韓國第3團)、土耳其部隊擊破青龍站南側之敵。2、擊破青龍站附近之敵後,按以下順序後退到順川:第38步兵團(前衛);第2偵察連、師司令部、通信連;師炮兵群等;第2工兵營;第23團戰鬥群(後衛)。該計劃的立案顯然是基於這樣的判斷:“青龍站附近切斷了順川道路,其兵力在2個連以下,輕裝備,縱深較淺。”30日,美第2師指揮3個步兵團(包括韓國第7師第3團),並配屬土耳其旅(步兵)和6個炮兵營、2個坦克營及一批特種兵分隊,突圍總兵力達2萬餘人。

在葛峴北側距公路不遠有一個山包,山包上有一塊巨石。公路正好在這拐彎,什麼車到這裏都得減速。到達龍源裏附近的113師337團1連2排排長郭忠田看中了這個地方,他查看了山包周圍的地形,距離公路隻有50多米,靠公路一側是幾米高的陡壁,坦克上不來。特別是在那塊巨石底部,還有一個天然的石洞,稍加整修,可容下一個班防炮,2排的戰士們用繳獲的美國洋鍬,很快就把工事修好了。同時,他們還在葛峴嶺頂部修了一些假工事,以迷惑敵人。美2師雖然認為在三所裏方向切斷退路之敵兵力不大,但為了保險起見,應盡早打通退路。在後半夜,下弦月還在天空時,美第9團就開始行動了,他們預想在7時左右與敵人接觸,但是,前進不久便遭到誌願軍的阻擊,交戰位置竟比預定地點靠北了2公裏,此時天還沒有亮。這樣,美2師開辟血路的戰鬥在混亂的月夜之中拉開了戰幕。美第9團斯隆團長以韓國第3團攻擊道路的西側,以第9團力攻東側,接著把加強的第38團第1營使用在中央,把土耳其旅投入到最左翼,奪取路旁的高地。美軍當時每個團能夠的戰鬥約2個營,每營200-220人,各連隻有20-35人,為了逃命,他們進行了拚死攻擊。而中國軍隊進入三所裏的部隊雖然說是一個師,但實際上,113師經過戰鬥減員,剩下不到2個團的兵力,但是,他們卻要死守,抗敵南逃北援。

美第8集團軍為了要在三所裏、龍源裏打開突破口,向美2師發出了“令英第29旅的諾丁漢營由順川北上,以掩護後退”的通報,美2師抓緊實施進攻,其中的意外收獲是他們兩次派出的偵察坦克都未受到任何妨礙地通過了葛峴。這既可認為是缺乏反坦克手段的中國軍隊沒有辦法而默許其通過的,也可以認為是為了引誘美軍過來采取的有計劃的行動。到底是哪種情況無從知道,而美2師卻當作捷報了。他們相信,敵人隻是切斷了青龍站附近,而不是切斷了更大的縱深。然而,實際上是誌願軍第337團1連2排排長郭忠田和他的戰友們的打法是,有意將前邊的坦克放過一段,先集中火力打敵後麵的汽車、兵車和彈藥車,再全部消滅敵人。美第9團受到偵察坦克順利通過山口這一捷報的鼓舞,在炮火和和飛機火力的支援下繼續實施進攻,但隻打開一點缺口,仍然未能將敵人擊退,因為大部分彈藥都傾泄到了假陣地上。韓國第3團反複實施突擊,以至有的美軍軍官稱讚說:“韓國兵堅決地進行了突擊。是我從未見過的漂亮的突擊”。但是由於坦克誤射和缺少手榴彈,一度奪取的高地也被優勢的敵人奪了回去。在猶豫不決之間,準備後退的師主力四麵受到壓力,司令部也開始受到攻擊。就是說,師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或者增加進攻兵力擊破青龍站附近之敵以後後退,或者從第9團打開的那個小缺口突圍出去,二者必居其一。

(四)“死亡之穀”夾擊嶺

11月30日,中午時分,到達青龍站北側的美2師凱澤師長聽取了第9團斯隆團長的情況報告,並親自進行了偵察,仍然認為敵人的縱深較淺。而且據說由於英軍營北上,認為沿小路潛入的輕裝備的敵人不久會退散,而沒有考慮到敵人會以6公裏的縱深切斷了順川道路。加之,偵察坦克兩次通過葛峴,象鷹一樣四處張望的美偵察機也沒有提供近似的報告,所以就更加相信了自己的判斷。

根據美第8集團軍的命令,英第29旅的諾丁漢營由順川北上,沿途一直很順利,未發生任何情況。但是,當英軍營到達葛峴洞西側的三叉路口向右一拐,突然遭到迫擊炮和機槍交叉火力的殺傷,損失嚴重,喪失了攻擊能力。然而,美2師和英軍營之間未規定通信頻率,又趕上陰天偵察機不能隨意飛行,因而南邊9公裏處發生的這些情況,北邊的美2師一無所知。美軍遺憾地說,如果美2師凱澤師長稍微了解到一點英軍營的情況,就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避免發生以後要發生的慘事!

麵對北麵友鄰的增援和南麵誌願軍的猛烈攻擊,凱澤師長把第38團團長派普洛上校招來,命令他一麵以猛烈的炮火壓製道路兩側高地,一麵以坦克搭載步兵為先頭全力向南突進。可是戰況並不象美2師所預想的那樣順利,換句話說,由於北阻南攻,美2師就象在牙膏筒裏被擠出來的一樣。在美2師炮兵進行了有效的壓製之後,美軍才得以順利前進。但是,不久一進入山的北側,道路就被有土耳其軍標誌的M-4型坦克和載重汽車堵塞了。先頭坦克停下來,後續車輛擁擠在一塊,這時兩側高地的誌願軍機槍一齊開火,迫擊炮也對其進行了齊射,美軍損失慘重。幸虧美軍先頭坦克推開了堵塞的車輛,壓製著兩側的高地徐徐前進,但是,當突破這最初的難關時,車輛已減少了三分之二。接著,美2師在沙峴站也受到了同樣的打擊,當最後突破葛峴的阻塞時,悲慘的隻剩下1輛坦克了。美步兵第9團試圖強行衝過去,其第3營800多人隻過去了37人,幸存者營長D·M·麥克梅恩斯中校看到此景摟住哈裏斯·波普上尉嚎啕大哭。稀奇古怪難以理解的事很多,美軍說,繼續在前衛之後跟進的師的主力縱隊,各個營都遭到了大體相同的命運。後來成為駐日軍事顧問的第17野戰炮兵營營長海克特上校說:“由於師長失蹤,師失去了指揮控製,各部隊不得不在情況不明的狀態下任意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