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法寶2——遙控朝鮮作戰(3 / 3)

9月29日,什特科夫大使應金日成的請求與之會見,談話中金日成簡短地說明前線軍隊的情況:“由於紀律渙散,不服從命令”,敵人已經“切斷了第1方麵軍與第2方麵軍的聯係”,與漢城的崔庸健一直沒有取得聯係。金日成擔心敵人會越過三八線,並說他們原想依靠自己的力量統一國家,計劃組建15個師繼續戰鬥,但“如果敵人越過三八線,那麼他們就不可能組織新部隊,也就不可能有效地抗擊敵人”。什特科夫大使也十分後怕,不敢隱瞞,趕快向莫斯科報告:“近日來形勢日益複雜。敵人已完全切斷第1方麵軍的6個師和2個旅,並攻進原州,切斷了第2方麵軍的7個師。漢城已經陷落。能開赴三八線有效抵抗敵軍的部隊已經沒有了”。“政治形勢也在複雜化。敵人向朝鮮境內投下傘兵以偵察蘇聯援助何種物資,並組織破壞活動。反動勢力在朝鮮已開始抬頭。”報告對朝鮮領導人心態作了描述,說金日成和樸憲永“焦急不安”,“對於目前的形勢感到有些慌張和缺乏信心”,甚至金日成還希望什特科夫大使告訴他給斯大林的信應該怎樣寫,但什特科夫對此避而不談。看來金日成已經六神無主、手忙腳亂了。

在當晚給斯大林發出的求救信中,金日成和樸憲永承認“危險的形勢已經出現”,美國空軍的絕對優勢破壞了人民軍一切有效的軍事行動,“造成我方人員和物資的巨大損失”,通訊聯絡被切斷,給養供應被破壞,處於南方的各部隊已被分割包圍,孤立無援,“漢城的陷落已經不可避免”。在表示了“要為獨立、民主和人民幸福戰鬥到最後一滴血”的決心後,他們“懇求”斯大林“給予特別幫助”,即“當敵軍跨過三八線以北的時刻,我們非常需要得到蘇聯方麵的直接軍事援助”,看來朝鮮在危機時刻首先想到的是蘇聯老大哥。接著又提出:“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請幫助我們在中國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建立一支國際誌願部隊,為我們的鬥爭提供軍事援助”。該信9月30日夜晚23時30分以“特急電報”送達蘇軍總參謀部八局,10月1日0時35分解密,1時45分打印,送到斯大林在南方別墅的時間是2時50分。

斯大林對朝鮮要求蘇聯給予軍事援助的回答是迅速的,在10月1日當天蘇聯就給平壤什特科夫大使和馬特維耶夫(紮哈羅夫副總長)以及給北京毛zeong和周恩來各發了一封信。

在給平壤的信中,斯大林指示“必須立即動員全部力量,不讓敵人跨過三八線,同時要準備在三八線以北同敵人作戰”,並且提出了許多具體辦法。但他首先強調朝鮮自己有能力做到這一點。斯大林反複指出“不要低估了朝鮮在組織防禦方麵的實力和能力”,“朝鮮有極大可動員的潛力和資源”,“我們認為,朝鮮不能在三八線及以北地區進行抵抗的觀點是錯誤的,朝鮮政府有足夠的力量,所需要的隻是把所有的力量組織起來並盡其所能進行戰鬥”,斯大林還在給朝鮮打氣。至於提供直接軍事援助的事,這怎麼可能,按照斯大林的預想,他毫不猶豫地推給了中國:關於“要求武裝援助的問題,我們認為更可以接受的形式是組織人民誌願軍。關於這一點,我們必須首先同中國同誌商量”。

在要求朝鮮堅守三八線的同時,10月5日,聯共(布)中央政治局便做出正式決議,批準將蘇聯專家和蘇聯機構的工作人員撤回蘇聯。10月5日當天什特科夫大使又發來電報,進一步提出撤回朝鮮族蘇聯公民的家屬、蘇聯航空代表辦事處人員,以及必要時從朝鮮撤出全體蘇聯公民的問題。莫斯科答複的電報則把撤退的權力完全交給了蘇聯大使:“關於從朝鮮領土撤回朝鮮族蘇聯公民家屬的問題,您可就地酌情決定”;“航空代表辦事處全體蘇聯人員,以及蘇聯軍事顧問的家屬,應撤離朝鮮領土”;“同意您的建議,即在必要時將包括朝鮮族蘇聯公民在內的所有蘇聯公民撤往蘇聯境內和中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