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完紅包廣而告之,然後呢?(1 / 2)

發完紅包廣而告之,然後呢?

管理

作者:勞拉·裏斯

全民搶紅包的熱情被點燃之後,企業如果不表示一下,似乎就Out了,而從硬廣投放變成給用戶派發紅包,這樣的廣告形式會奏效嗎?

2015年除夕夜,一邊看春晚,一邊拚命搖手機搶企業紅包,成為許多中國人迎接羊年春節的一種新方式。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有關紅包的幾組數據:

2015年從除夕到大年初五(共6天),微信紅包收發總量為32.7億次,除夕當日收發總數為10.1億次;

微信“搖一搖”功能在春晚受到熱捧後,初一當天,有7500萬用戶通過“搖一搖”領取了3.78億張商家優惠禮券,價值30億元;

2015年從除夕到大年初三(共4天),全國共有1億多用戶使用了支付寶紅包,紅包的平均金額為59元,僅除夕當天,就有6.8億人次參與了支付寶的紅包遊戲;

……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的“紅包大戰”比2014年熱鬧了許多,微信公眾號、服務號都可以向粉絲派發現金紅包,支付寶、微信、手機QQ也都引入商家參與紅包大戰——“商家冠名現金紅包+商家優惠券”,在阿裏、騰訊兩大派係累計發放的40多億元紅包中,有35億元卡券紅包來自商家。甚至春節過後,百度還在PC端通過抽紅包贈送代金券的方式,為糯米、百度外賣、去哪兒等百度係電商獲取新用戶和移動導流。

從2014年1月開始流行以來,微信紅包這一互聯網產品迅速受到追捧,大大影響著企業各類產品的營銷設計和傳播方式。

對於參加紅包大戰的商家而言,派發紅包會對顧客心智產生影響嗎?

派發紅包這種新的營銷手段無疑會影響一些顧客,但不一定會影響所有的顧客,這取決於品牌的定位和這些品牌相應的市場份額。

一方麵,一個新品牌,如果它的市場占比很小,隻要沒有犧牲贏利,或許能利用紅包戰略取得優勢。另一方麵,一個已經建立起來的既有品牌,如果市場份額很大,就會發現它們通過紅包派發的優惠券最終都到了目前的顧客手中,這些顧客其實早已是這些品牌的購買者,因此他們就會使用優惠券以折扣價格買到這些品牌。

通常來說,一個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越大,它就越不可能從折扣銷售中獲取利潤,這裏當然包括紅包折扣。

商家通過紅包把廣告直接抵達受眾,形式上是把給廣告渠道的總費用分拆成給每一位具體受眾的補貼,如何評價這種廣告投放方式?

從理論上說,這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企業可以針對每個具體的目標群體來傳達不同的廣告信息,但這並不會奏效。

要建立一個品牌,企業需要持續傳達一個信息,就是我們所說的定位。如果企業針對每個目標群體傳播不同的信息,就會讓潛在顧客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