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修行不過人世間(1 / 3)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是清平道長當年來到陳都,登山賞玩時留下的詩句,被鐫刻在郴山山腳,郴江岸上。

無數遊人不遠千裏來此,就是為了能一觀清平道長留筆,此處簡直就是聖地一般的存在,沒辦法,清平道長去過的地方多了去了,當年遊曆天下,講學的地方多不勝數,但是留下詩句和筆跡的地方卻少之又有。

其成道之地天一觀不算,也就京都才有清平道長的題字,餘下的地方就郴山這處最有名。

郴山不算高,三四百米,山頂建了道觀,涼亭,供遊人上香祭拜和乘涼閑坐,知客們說,這裏,那裏,還有此處,都是清平道長曾經站過坐過的地方,道氣盎然,最適合我輩瞻仰他老人家仙姿,體會其胸懷。

此時,山清水秀,正是遊山逛景的好時候,每日裏遊人不絕,逢到休沐日,陳都城的居民更是攜妻帶子,呼朋喚友地登山入江,賞玩風景,避暑納涼。

沒人會考慮什麼安全問題,蠻人之類就更不要提。

除了伏牛山脈,過陳都城向南是嶽麓山脈,原本的霸主百越族已經內遷,整片山區都在道宮的統治之下,陳都城已經多年沒有見到過生蠻了。

南疆的生蠻,還沒有本事跨地千裏,跑到陳都來驚擾閑適的遊客。

但今日還是不同尋常。

繞山之前,郴江中上遊,從早上開始,就遊船不斷,富貴人家攜著嬌妻美眷,乘了花船,於河道中心賞玩風景。

忽然,最前麵的幾艘船上傳來了驚叫聲,船上人奔走不迭。

風中傳來諸如,“白虎”,“大蟲,”“神獸”之類的話語,最後一個詞明顯是一個後生的聲音。

至於驚叫,不用想,肯定是哪家小姐被忽然嚇到。

不用後麵的人好奇,伸著頭想要看前麵發生了什麼,因為一聲巨大的虎吼已經在耳邊轟然炸響,狂風隨之而來,船身隨著水流波蕩不穩。

眾人紛紛手扶船舷,不在顧首前瞻,剛才的吼聲還在耳邊回蕩,真真讓人心神被攝。

在大家還在醒神之際,一個簡陋至極的木筏在眾多遊船中繞出來,出現在眾人麵前。

木筏前麵正站著一隻大蟲,全身毛發雪白,在陽光下泛著光,眼神靈性狡黠,似乎在嘲笑被自己吼聲嚇到的遊人。

稍後是一大一小兩個少年,大的十七八,小的十一二的樣子,都是俊朗帥氣,吸引人目光,在木筏尾部,卻還有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盤坐,麵容如有水幻氤氳之氣掩蓋,讓人看不清楚,甚至整個人都是被隱藏一樣,讓人有意無意忽視。

普通人都去看少年和白虎,有那麼幾個修為境界稍高的,在掃視幾次之後,驚奇地發現,最後那名老者的奇異之處,都曉得是遇見前輩高人,且明顯不欲鬧的人所共知。

這幾位不動聲色收回目光,老修行帶著弟子遊曆天下苦修,雖然少見,但也不是沒有,進了城自然有人去負責查探。

至於白虎,珍奇異獸而已,道宮又不稀罕這個,不用想著巧取豪奪獻給京都,況且,這位前輩估計本身就是京都出身,動邪念那就是找死。

不提一眾遊客反應,木筏上白虎耀武揚威,搖頭擺尾,神氣異常。

管狐兒和楊平安卻是麵色嚴肅,板著臉受圍觀,白虎剛剛那一嗓子真是把兩人氣著了,本身就夠吸人眼球的了,它還放空氣炮,虧得是沒傷人,不然少不得一頓皮肉之苦。

看這架勢,想要進陳都城的可能性是不大了,還得讓白虎在城外先習慣兩天,不然再在城裏吼上一嗓子,不得鬧個雞飛狗跳?

陳都可不是大梁城,一個秀氣如閨閣少女,一個粗糙如打鐵壯漢。

陳都,禁不住白虎鬧騰。

楊平安滿心的期待瞬間沒了,真是,果然如此。

不過還算在接受範圍之內,意料之中,想要悄悄地進來是不可能的,除非把白虎留在郴山,不過最多一天,就會有人跑到城守府報到說在郴山發現異獸白虎,然後一堆堆人湧來抓住它關進籠子裏。

活命是沒問題的,苦頭肯定跑不了。

商議幾句,就決定在郴山上道觀先落腳,等過些天,再進城去,也不一定進城,說不準就直接走了,怎麼辦,還得看師傅的。

在碼頭上岸,木筏留在原地,自然有人去收拾,做木筏的木頭選的都是好木材,在郴山外圍都找不到,多少夠接手的人小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