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舊事、日常(一)
道宮曆前98年冬,大靖洛城。
下雪了,雪粒,雪花,輕輕地飄下來,落在地上,尚未融化,又有新的落下。一層一層,三日不停。
城裏到處都是哭聲,伴著風,白茫茫天地間多出一座嗚咽哭泣的城。
楊平的小房子已經搭好,小五小九躲過一命,聽說原本被當做乞丐窩的舊神廟塌了,裏麵的人一個沒逃出來。
楊平聽見哭聲,對著古城,念了幾遍“塵歸塵,土歸土”,老老實實地躲進屋裏去了。
小屋長寬約三米,新牆高兩米,除了門還有兩個小小的窗口,都是手掌大小,可以用自己做的泥磚堵上。
房頂搭起來比較麻煩,木材全是楊平出了城自己砍樹弄的,都是手臂粗細的長樹枝,去了皮,也不等陰幹,就直接放上去,從舊牆斜著搭在新牆上,再蓋上兩層茅草,最後用泥漿糊住所有漏縫的地方。
終於,天色放晴。
楊平踩著柴木堆,掃完房頂的雪,吐了口氣,“看來是不會被壓塌了,還好砌牆砌的厚實”。
旁邊小五小九從門裏伸伸頭,又縮回去,“楊叔,掃完了沒,你今天還去打柴麼?”
“去。”楊平彎著腰走進屋,伸手撥了撥屋中央小小的火塘,上麵架著破了邊的陶鍋,鍋裏麵水滋滋地響,“昨天我把錢都買了米,今天得再出去打些柴,這兩天大雪下厚實,出去打柴的應該會少點,我多砍些木頭回來備著。”
揉了揉小九的頭,對小五說,“我一會兒就走,你看好小五,別出門玩雪,更不準吃雪,渴了就喝燒開的熱水。中午餓了就泡個炊餅。看好火塘,別讓火熄了,也別燒了咱們的家……”
楊平囉哩囉嗦地說了大半天,小五乖巧地點點頭到,“我記住了,楊叔,我會看好家的。”
是的,家,這是小五小九兩個人,不,還有楊叔,三個人的家!
楊平收拾東西出門,腰上斧頭,肩頭繩子,腳上草鞋,身上單衣,頭發也亂亂地盤起。全套裝備,齊活,出發!
出城打柴,也是楊平靈機一動想的辦法,蓋房子要木材,出城砍樹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他可以打柴啊。
以現在的體能體質,養活三個人綽綽有餘了。
這還是楊平不敢太過顯露自己的不同之處,畢竟,宗師高手級的力量可不是鬧著玩的。可惜,也隻有力氣。
也虧的是他如此小心,不然暗地裏的那個人早就找上門了。
畢竟,楊平身上的“妖魔味道”還沒完全消去,若是冒失的出了城,去的地方越多,接觸事物越多,氣息沾染就越多。
在空曠的地方,這種氣息散發存留的時間會延長,而不像像菜市街這種人來人往的地方,氣息混淆磨滅很快。
##########
道宮曆二十五年,陪都。
楊平安與陳小胖的奇妙相遇,注定要在未來的某一天名揚天下,成為話本小說裏津津樂道的趣事。
雖然兩個小屁孩現在還沒有一點未來名人的自覺,每天樂嗬樂嗬地跑去西街亂竄,或者一起捉弄同在東華區的小盆友,比如陳小胖的幾個堂兄弟,再比如那個後來的科目助理周勝。
楊平安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搗蛋樣,迅速被東華區各家認識了。
他和陳小胖組成了冒險二人組,楊平安負責出主意加執行,陳小胖負責執行和背黑鍋。
在整個東華區,楊平安和陳小胖成了上至七八歲歲,下至剛會走的孩子幫的二大王和三大王,至於大大王,那是陳靜雯。
有一次,陳小胖覺得可以挑戰一下姐姐的地位,就讓陳平安出了個招。於是,兩人整了隻老鼠,裝進禮物盒送給了姐姐。
然後,陳靜雯哭了,哭了!
再然後,陳小胖和楊平安兩人都是一個星期沒下床。
楊平安對此甚為後悔,並將這件事歸咎於陳小胖。冒險二人組就此分開。
原本他對陳靜雯是又愛又敬,現在是又敬又怕。因為也沒見惹了哪家公子小姐就被罰的這麼狠過。
之後,楊平安再去西街,有意無意地在童子隊各種抹黑陳小胖,而陳小胖被禁足出不得門,自然無法辯解。
原本被陳小胖零嘴攻勢刷拿下的隊員,也很快粉轉黑。
就這樣,平日裏小錯不斷,大錯不犯的楊平安,平平安安地走進了道宮曆二十六年夏日。
這一天,閑極無聊,就央求了楊母一起去東城區的長春觀。
長春觀,與西街的真武觀級別相同,屬於道宮製定建造的道觀,用於傳教。
南城區,和北城區也各有一座,分別為天星觀和少昊觀。
四個道觀,包圓了陪都的信徒。但是無論怎麼看,一座陪都,好幾十萬人,就隻有四座道觀,還是有點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