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亦辰他們準備今天將這西湖十景全部逛完,所以中午的時候他已經規劃好路線。接下來他們又去到花港觀魚,前接柳絲蔥蘢的蘇堤,北靠層巒疊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裏湖,像兩麵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
早在南宋時,有一條小溪從花家山經此流入西湖,這條小溪就叫花港。當時,內侍官盧允升在花港側畔建了一座別墅,稱為“盧園”。園內疊石為山,鑿地為池,畜養異色魚,於是遊人萃集,雅士題詠,稱為“花港觀魚”,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舊時的花港觀魚隻有一池、一碑、三畝地。後經擴建,全園麵積近三百畝。園內景觀由魚樂觀、牡丹亭和花港三個部分組成,魚樂園是全園的主景。魚樂園中放養著數萬尾金鱗紅鯉,遊人在觀魚池的曲橋上投入食餌或鼓掌相呼,群魚就會從四麵八方遊來,爭奪食餌,潑剌躍起,染紅半個湖麵,洵為勝觀。
牡丹在我國號稱“花王”,杭州種植牡丹於唐朝中葉。唐長慶年間開元寺僧惠澄自長安獲得一枝攜回寺裏栽種,杭州自此始有了牡丹。現在杭州牡丹要以花港觀魚的牡丹園最為繁盛,牡丹割成十幾個各具形態的小區。
小區裏麵,栽種著數百株色澤豔聳峙高處的牡丹俯視,但見大大小小的花壇間紅夾綠,那燦若雲錦的牡丹花千姿百態,鬥奇競態妍,令人流連忘返。淨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它的誘人之處不僅因為它是西湖南山的第一古刹,更在於有著許多與它有關的神奇傳說。
雷峰位於淨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餘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鬱。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
西湖南岸這座三麵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禦花園占據。明末杭州名士聞啟祥曾將他與湖對岸的保淑塔合在一起加以評說:“湖上兩浮屠,雷峰如老衲,寶石如美人。”此說一出世人稱是。
雙楓插雲指的是西湖南北兩高峰奇紅異多變的雲景。南高峰在煙霞嶺旁,北高峰在靈隱寺後,兩峰之間層巒疊嶂,重穀回合,綿延二十餘裏,介從遠處看去,則雙楓對峙,近若幾尺,兀突爭雄,秀出群峰。
清晨縷縷薄霧從山下冉冉升起,遙望雙楓恰似一對麵蒙輕紗、身披蟬翼的少女嬌怯含羞。好像有意使你看不清、猜不透,表現出一種飄逸的美。在春雨霏霏或秋雨綿綿時節,山間雲霧蒸騰、勢如潮湧、雲濃似山、山淡似雲使你雲山難分,它又表現出一種雄奇的美。
雨後初晴,雲鋪山腰,絮掩峰頂,茫茫一片,翠黛的雙楓若沉若浮,時隱時現,彷佛浩瀚大海中的兩個仙島,它又顯示出一種神秘的美。詭異多姿的雙楓雲景,確實令人歎為觀止。
據說白居易任滿離杭後,曾對朋友們說:“一片溫來一片柔,時時常掛在心頭,痛思舍去總難舍,若欲丟開不忍丟。戀戀依依唯自係,甜甜美美實她留,諸君能問吾心病,卻是相思不是愁。”
他的朋友問他究竟相思什麼?他莞爾一笑,答道:“乃南北兩峰,西湖一水也。”西湖南北雙峰的雲景竟使大詩人相思成病,能不令人神往麼?柳亦辰他們逛完這八處地方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正好剩下的這兩個地方適合傍晚或是晚上遊玩。
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鍾因南屏山下淨慈寺的鍾聲而得名。南屏山橫互於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蒼翠,秀石玲瓏,且多空穴。每蒼煙暮靄,萬籟俱寂的黃昏,寺內幾杵疏鍾,山應穀鳴,傳聲悠遠,逗人情思,所以人們就稱之為“南屏晚鍾”,並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餘米。
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象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蕩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
岩石、洞穴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回音迭起。尤其是在天氣交響混合,共振齊鳴,悠悠揚,經久不息。
西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而湖中三島則是鑲嵌在這顆明珠上的三顆綠寶石。三潭印月是由三座葫蘆形石塔和“小瀛洲”兩個部分組成。小瀛洲是利用疏浚的湖泥堆築而成的湖中小島島外又築有環表堤埂,堤島之間有九轉三回、三十個變的曲橋相連,構成了一保湖中湖、島中島的園林格局。
坐船人登上小瀛洲穿過九曲橋來到“我心相印”亭,鼎立於盈盈碧水之上的三座葫蘆形石塔便映入眼簾。這裏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西湖有個黑魚精常常興風作浪,攪擾得杭州人民不得安寧。巧匠魯班兄妹眼看黑魚精禍害生靈,就一決心要除掉它。
那黑魚精魯妹長得標致,主變作個小夥子向魯妹求婚。魯班史妹將計就計,佯允了婚事,並雕了個石香爐做為陪嫁。迎親之日,魯班兄妹要黑魚精先搬嫁妝抬迎人,黑魚精高興地答應了,它擺了擺頭,身後就卷起一陣狂風帶動石香爐往湖中跑。
那石香爐滾到湖心下子就倒覆過來,把黑魚精嚴嚴地罩在湖底,從此西湖也恢複了往日的寧靜。現在露在水麵上的這三座石塔,據說就是那石香爐的三又腳。三潭印月,古來就是賞月勝地。
每到秋夜,月朗星稀,在石塔內點燃燈燭,沿口蒙上白紙,燈光從石塔的圓孔中透出,宛如一個個小月亮,於天上倒印湖中的月亮交相輝映,於是就出現了“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奇麗景色,這也是“三潭印月”得名的由來。此時,隻見月影、塔影、雲影溶成一片,不說不盡的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