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麵和那位老漢說這句話的時候聲音很小,隻限於他們兩個人能聽到。“你剛才說的都是真的?你家裏的那件黃花梨提盒真的被他們花了六萬五買走了?這個價錢倒是不錯,這樣吧你去給人家沏上好茶,我去找找以前的老物件,也不知道那些東西入不入這些人的眼睛。”
說著這個老漢去到另外一間屋子,而冷麵則是去給柳亦辰他們一行人泡茶,柳亦辰他們則是坐在外麵一處亭廊下麵,這亭廊上還有未發芽的葡萄架,不過可以想象得到到了夏天的時候坐在這個地方喝茶休息還是蠻愜意的一件事情,柳亦辰閑著無聊站起身觀察著這個院子。
他順著這個亭廊往裏麵走,突然他發現在亭廊盡頭有一件壓著葡萄藤的東西,柳亦辰走近仔細的看了看這件東西,越看他的眼睛越亮,這件東西雖然表麵上有些損傷可還算是保存的比較完好,隻是由於長時間在外麵使得它沒有露出本來的麵貌。
柳亦辰彎下腰把這件東西搬起來然後回到座位上,孔叔和司徒楓看到柳亦辰搬了這麼一塊類似石頭一樣的東西回來問道:“亦辰老弟你搬這麼一件東西過來幹嘛,你不會是想要買下這東西吧?”柳亦辰對他笑了笑並沒有回答,他也不打算在這裏把這件東西清理幹淨。
不過他還是悄悄的提醒了孔叔和司徒楓一下,告訴他們兩個這是一件瓷枕,他們兩個得到柳亦辰的暗示之後再看這件東西的眼神就不太一樣。人這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枕頭上度過的,枕頭的大小、形狀、軟硬度都直接影響睡眠的質量。
古人的枕頭,材質非常多,有陶瓷的、玉器的、石頭的,最有特色的應該是警枕--就是截一段木頭做枕頭,這應該是最方便的方式。史書上記載,著名的史學家司馬光在編撰《資治通鑒》的時候珍惜光陰,在木頭的兩頭兒墜以鈴鐺,如果沉睡過去,枕頭一動,鈴鐺就響了,人就醒了,就避免自己長睡。
有材料顯示,中國人睡瓷枕的曆史是從一千四五百年前的隋代開始的,唐代開始流行,宋代就特別流行,當時瓷枕遍及大江南北。現代人買東西總喜歡認個牌子,就是品牌。大家覺得哪個窯口燒出來的瓷枕最好呢?
磁州窯、定州窯,這都屬於大的範圍;還有小範圍的,唐代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品牌意識,比如裴家花枕,顯然是一個裴姓的人製造的花枕,是絞胎的,而宋代磁州窯裏比較著名的有張家造,就是說製造枕頭的人姓張。
磁州窯是北方最廣泛的一個窯口,它的品種特別多,除了在瓷枕上刻上詩文之外,還有很多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一些紋飾,比如踢球、釣魚,充滿生活氣息。以至於有人歸納磁州窯的裝飾手法有五十八種之多,它分得非常細。
剛才柳亦辰在把這件瓷枕搬回來之前就已經偷偷的用異能鑒定了一番,由於上麵髒的實在是沒有辦法用肉眼去判斷這件東西究竟是什麼時期的,在他的異能鑒定下知道這件瓷枕是宋代磁州窯的一件作品。
在異能的探測下他看到這件瓷枕白釉黑花,繪畫技藝精湛,用筆簡練灑脫,玉兔躍然於枕上,栩栩如生;黑花白線,簡潔明快,立體感強。“鞏人作瓷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驚”這是古人對瓷枕的讚美。
柳亦辰剛剛提示他們兩個人的時候是背對著那位牟專家和宇文豪,所以他們兩個不知道這東西究竟是什麼。就在這個時候冷麵已經拿著茶壺回到這邊,見到桌子上麵放了這麼一件東西開口問道:“這東西是哪來的,難不成是你們誰要買這麼一塊破石頭嗎?”
柳亦辰笑笑道:“冷哥,這東西是我剛才在那邊見到的,我看這件東西有些年頭,你也知道我在京城剛剛買了處四合院,現在正在改建呢,我看這件東西放到我那裏有些用處,如果要是萬大叔同意把這件東西賣給我,那我就省得去到別處在找這東西了。”
“嘶...”當柳亦辰說完這句話後宇文豪他們三個情不自禁的吸了一口涼氣,在京城買下四合院這小子到底是什麼來頭啊。而且從柳亦辰剛才雲淡風輕的說出這句話的表情中就能看出來他不是在說假話,況且這年輕人身上的確是帶有一種異於常人的氣場。
“行,你要買這東西等一會兒萬大哥出來我幫你和他說一下,如果你再從他這買點別的東西我和他說說把這東西直接送給你算了,咱們先不說這件事喝茶,萬大哥已經去給你們找他家裏留下來的那些老物件呢。”說著冷麵給他們幾位分別斟好茶,他們坐在這裏邊喝著茶邊聊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