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窯民窯啥的我老太婆也不懂,隻要這東西是真的就行,哎,可惜的是我那老頭子沒有等到這一天就走了。”來奶奶聽到柳亦辰告訴她這件東西是真品後再也抑製不住內心悲痛的心情,眼淚又從她的眼睛裏麵流了出來。
“老奶奶您先別激動,您能不能和我說說關於這個小罐的一些事情啊?”柳亦辰看到老奶奶這個樣子就知道這其中一定發生過一段故事,這個故事和去世的老爺爺一定有關係,所以他變安慰著老奶奶邊聽老奶奶和他講了那段故事。
這件事情還是要追溯到幾年前老爺爺還在世的時候,老爺爺在世的時候也是一位藏家,雖然老爺爺入行比較晚可是他的底子比較硬,在沒有搞收藏之前就已經學習了好多關於古玩收藏的知識,剛入這行的時候也打過眼吃過藥,最終通過自己不斷的摸索終於在這行混的小有所成。
而且他也通過搞收藏也認識了許多其他的藏友還有專家,就在去年的時候老爺爺偶然間去鄉下,在一戶人家裏麵發現了這個青花小罐。當時這個青花小罐正被那戶人家當做普通的罐子裝著亂七八糟的一些東西,品相也不像現在這麼好。老爺爺隨便找了個借口進到那戶人家裏麵,然後和人家拉著家常裏短。
聊著聊著就聊到那個青花小罐,老爺爺和那戶人家的男主人說他家裏麵正在裝修,家裏麵弄了一個博古架看這個青花小罐還不錯,想買下來放到他的新家裏麵當作陳設物。那戶人家的男主人也是非常的質樸,既然人家喜歡這個小罐那自己幹脆成人之美送給老爺爺算了。
老爺爺哪能白白的接受這份禮物,最終以兩千元的價格將這個青花小罐買了下來,其實當時老爺爺也是憑著第一感覺來買下的這個青花小罐,他隻是從青花的畫法還有胎體釉色上判斷這個小罐很有可能是明朝時期,可是當他想看看底部款識的時候他並沒有看到底部有任何的款識。
既然買下來了是真是假隻能是自己兜著,再買了這個青花小罐之後那戶人家還留老爺爺在他家裏吃了一頓飯,像他們這個村子一年的收入本來就沒有多少,現在有人願意花兩千元買這麼一個平時放亂起八糟的罐子,他們當然是欣喜若狂。
老爺爺看這戶人家這麼熱情也隻好應了下來,從那個村子回來之後老爺爺回到家中把這個青花小罐仔細的清理了一遍,然後過了幾天他們藏友間正好有一次聚會。每個人都拿著這段時間撿到的漏去給大家看看,也是為了互相鼓勵互相幫助。
來的不僅有藏友還有幾位專家,這幾位藏友中要數老爺爺每次撿到的漏比較好,所以大家對他還是比較崇拜和信服。所以大家都期待著看看這次老爺爺能夠拿過來什麼樣的藏品,當老爺爺帶著這件青花小罐來到聚會上,幾位藏友和那些專家看到這東西後剛開始都對這件東西讚不絕口。
可是看到這東西沒有款識的時候,大家又開始對這件東西產生了質疑,畢竟他們都是一些業餘的玩家,就算是那幾位專家水平和柳亦辰黃老他們也是不能比擬的。老爺爺在那次聚會上非常堅持自己的看法,說這件東西就是明朝時期的東西,至於為什麼沒有款識他也搞不太清楚。
所以他們在這次聚會中就這件青花小罐產生了激烈的交鋒,老爺爺從這次聚會回來之後就很少和這些人進行來往。獨自一個人在家中研究這件青花小罐,誰知道命運總是和老爺爺開玩笑,在之後的幾個月老爺爺被查出來是肝癌晚期,直到他去世的時候最讓他惦念的就是想搞清楚這東西究竟是不是明朝本朝的物件。
柳亦辰聽完老奶奶講完後也微微的歎了口氣,不過過了今天之後老爺爺的願望也算是達成,柳亦辰還為這件東西開具了一張鑒定證書,上麵有著幾位前輩一起簽的名字和印章。最後的時候老奶奶向柳亦辰說道:“今天謝謝你了,柳專家。我能問你一下這件青花小罐你收嗎?”
“奶奶您是有什麼難處了嗎?如果您有什麼難處您就和我說,我一定會盡全力幫助您的。”柳亦辰聽到老奶奶的話後愣了下然後和她說道。“我沒有什麼難處,這不是現在事情已經搞清楚,我留著這東西也沒有什麼用,一看到它我就會想到我家老頭子,我想把這件東西交到你們手裏會更有用處吧。”
“既然這樣那我就把這件東西買下來...”說著柳亦辰寫了一張五十萬的支票交到老奶奶手中,告訴她拿著這支票去到銀行就能兌出錢來。老奶奶握著柳亦辰的手對他表示感謝,走的時候老奶奶還把那張鑒定證書拿走,她告訴柳亦辰這東西會在老爺爺墳前燒掉。
耽誤這麼半天柳亦辰才剛剛鑒定完一個,而幾位前輩每個人都已經鑒定完好多個東西了,這也沒辦法誰讓他趕上這件事情了呢。接下來柳亦辰鑒定的速度明顯快了起來,基本上鑒定一件東西的時間隻用那麼兩三分鍾,很快在數量上就超過了其他幾位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