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裏嘟囔著來到衙後的辦公小院,慢慢往衙役班房踱去,邊走邊思量著,臉色陰晴不定。回想起自己一番難以置信的經曆,心中滋味難言。
原來此時的楊相已經不是原來的楊相了,這具軀殼裏現在住的是一個後世人的靈魂,一個在二十一世紀娛樂場所看場子的混混。
在一場亂鬥之中,他頭上遭到重擊,失去了意識。感覺無比漫長的一覺醒來後,便到了宋朝,成了臨淄縣負責捕盜的衙役領班楊相。而這個楊相,也剛剛受傷昏死過去,靈魂不知去向,被他把身體占據了。
楊相是獨子,父母雙亡,留下了偌大的一份家產。他性子粗疏,不喜動腦勞心,不過身體強壯,天生就是練武的材料。雖然隻經幾個低劣師傅的指點,卻也練就了一身不錯的武藝,一杆樸刀使開,十幾條大漢都近不得身,臨淄內無人可敵。
楊相不但武藝高強,為人也豪爽大氣,平日疏財仗義,急人之困。在臨淄縣中,無論城鄉的潑皮閑漢,還是衙門裏的公人兵卒,都欽服於他。
楊父深知兒子秉性,怕楊相會坐吃山空,便在死前給他在縣衙謀了個衙役領班的職位,以免家產敗盡後餓死這根獨苗。
知縣也有識人之明,命他做了捕盜的捕頭。這捕頭一職正適合楊相,自他做了捕頭,盡職盡責,全力緝捕盜賊。一時間大盜望風而逃,毛賊銷聲匿跡,臨淄境內治安大寧,風平浪靜,夜不閉戶。楊相因而深得縣官的器重和百姓敬重。
有錢有權又有名聲,楊相的日子本來過的挺滋潤,誰料天有不測風雲,今年臨淄縣新知縣上任後,他的好日子算是到了頭。
這新知縣劉正心,舉人出身,曾是本州知州慕容彥達的幕僚,深得慕容知州信任,首次出仕便到了慕容治下的臨淄縣。
那慕容知州是道君皇帝寵幸的慕容貴妃的親兄長,貪婪跋扈,肆無忌憚,來青州隻為撈錢。劉正心作為他的心腹,也是貪婪之徒。
這劉知縣上任後,不但自己要斂財還要給主子上貢,於是狠刮臨淄百姓。最後看到楊相身家不菲,又沒靠山,竟然把主意打到了楊相身上,一心想弄死楊相,吞掉他的家產。
楊相隻是性子粗疏罷了,並不是愚蠢。他明白這鳥縣官之所以沒有硬吃自己,是因為他楊相在縣中影響頗大,怕吃相太難看刺激到其他地主,所以才找借口收拾自己。
這不,一個月前劉老爺祭出狠招,把衙役和土兵中親近他的都挑了出來,命令楊相一發帶去,攻打盤踞在縣東南商山上的妖道毒焰鬼王。
那毒焰鬼王和十幾個道士去年剛從外地過來,霸奪了商山上的蘭容寺,挾持了廟裏的女尼。又招了幾十個山賊占了商山,說要在山裏煉製丹藥,怕閑人驚擾了靈氣,不準百姓進山。
除了這些醃臢事之外,他們倒也沒做其他壞事。而且那商山地跨青、淄兩州,兩處官府不想為了一幫尼姑給自己找麻煩,便都對他睜隻眼閉隻眼,懶得去管。
楊相本也不願去理會一幫野道士和野尼姑,可縣官強令,推脫不得,隻好聽命出戰。
他自恃武藝精熟,打遍臨淄無敵手,沒把毒焰鬼王放在心上,帶領一眾兄弟大張旗鼓殺上山來。
結果不但自己身受重傷,捕盜官兵也死傷了二三十個,可謂一敗塗地。多虧幾個親信搶救及時,僥幸逃得一命,饒是如此,也創發昏迷了過去。
七天七夜之後,清醒過來時,已經變成另外一個人了。
楊相是為公負傷,險死還生,可劉正心卻不打算饒了他,在他傷勢尚重時就不斷催促他去剿賊。忍耐到今日,終於撕破了臉皮,又逼著傷勢剛好的楊相去商山送死。
(本文主角楊相武力值:83;毒焰鬼王:武力75+毒火爆發=120。毒焰鬼王瞬秒河a北第一將卞祥,同時還燒的槍棒天下無雙的盧俊義落荒而逃,非爆表至120不能做到。)
(作者的話:每章之後,都會列出本章出現好漢的武力值,滿分100,特殊能力另算。這個武力值是變動的,有進有退。還有關於水滸好漢武力值的爭論一直很大,本書所寫隻是一家之言,讀者朋友切莫計較。當然,如果對某個好漢的武力值有強烈異議或者重大建議,大家可以提出來,我會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