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掖庭禍(1 / 3)

“漪房,我可算找著你了。“她見了我,竟是驚喜交加。忽瞥見身旁的劉章,微露訝異,又恭恭敬敬地向他行了一禮。劉章立時收了那嬉皮笑臉,一本正經地受了。

我將她拉至一邊,悄聲問道:“何事讓你這樣著急忙慌的?”

“元兒她------她被送進掖庭了。”賈珍兒一麵揩汗一邊說,還帶著些許的哭腔。

我大吃一驚,急問道:“可是惹了什麼事?怎得就這樣嚴重?”

掖庭緊鄰永巷,實際也是永巷的一部分,通常是關押犯罪宮人的地方。凡是進去的無錢無勢打點的多半會遭酷刑,九死一生。宮人之間常流傳一句話:掖庭掖庭,無錢無勢莫進門,進來全個身,出去半個人。通常宮人們犯個小錯頂多是罰個俸祿月錢大不了打幾下板子,很少直接送進掖庭的。可想而知元兒是惹了天大的禍事了。

“哎,也是元兒倒黴。元兒在打掃永壽殿時偏偏不慎將太後最為珍愛的水晶杯打碎了,據說這物件兒是去年太後壽誕時辟陽侯送的,太後喜愛至極,平日裏都讓宮人好生看護,哪想到元兒她------太後一怒之下將元兒送進掖庭了。”珍兒越說越急,最後語無倫次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的我如熱鍋上的螞蟻,也顧不得不遠處劉章的聒噪詢問了隻得一麵拉著賈珍兒往長信殿方向走,一麵囑咐她道:“你去找找婉儀和妙兒,讓她們倆個暫時湊些銀錢給掖庭那些人送去,我去長信殿探探口風看有無轉圜的餘地。“賈珍兒一麵答應著一麵向另一個方向去了。

長信殿一如既往平靜無瀾,各等宮人肅然而立與平日無異。我在長信殿前轉了幾個圈,抓耳撓腮也想不出個好辦法。忽見紅鶯與雪鸝各端了一個上置七彩釉碗的紫檀木托盤自大殿內走出來,且互相議論著。我急忙三步並作兩步跑上前去,一臉討好地問道:“兩位姐姐哪裏去?需要妹妹我做些什麼嗎?“

紅鶯嬌笑道:“咱們宮裏倒來了個見事機靈的。可惜卻幫不上什麼忙。“

雪鸝拉了一把紅鶯道:“好了,咱們得快點去禦膳房傳話,去晚了他們再做不出來讓太後滿意的翡翠白玉湯,少不了咱們兩個跟著挨罵。“說話間就要走。

我心思流轉,急忙湊上前去:“姐姐稍等,妹妹淺薄無知,敢問太後想吃的翡翠白玉湯是何等珍品佳肴?“

紅鶯轉首看著我,嬌滴滴問道:“你問這個做甚?“

“妹妹我初來乍到愚昧無知,到底不如姐姐見多識廣,故此討教也好到小姊妹間炫耀炫耀說是得姐姐教導。“我低眉垂首道。

“嗬嗬,“紅鶯很是受用,輕笑了一聲繼續說道:”這個翡翠白玉湯嘛,其實食材很常見,但卻大有來頭。聽說是楚漢相爭時太後跟隨先帝行軍打仗途中**交加,路遇一農戶,那家農戶的女主人就做了此湯招待太後,太後吃過隻覺是天宮珍饈回味無窮,問此湯何名,那女主人便答此乃翡翠白玉湯。這幾日太後老念叨此湯,已命禦廚做了多次卻仍不合口味。這不,我們正去禦膳房傳話讓再做呢。“

“可姐姐還是沒告訴我這翡翠白玉湯是些什麼啊。“我一臉鬱悶與天真,急得滿臉紅漲,連一向沉悶的雪鸝都掌不住了,噗嗤笑出聲來,說道:”這也沒什麼可瞞人的。就是白菜豆腐湯。“

啊?原來如此,名字倒是雅致的很。我呆愣原地。她倆看了看我也未理會,大概早已猜到我會作此反應,隻是相視一笑繼續往前走。我在心裏暗暗計較一番,緊咬了咬牙,跟上前去:“姐姐慢走,妹妹我有良方定可做出令太後滿意的翡翠白玉湯。“

她倆聽我此話,驚訝無比,止了前進的腳步,直愣愣地看著我,異口同聲問道:“你?”

我鄭重地點了點頭道:“妹妹我出身農家深諳這翡翠白玉湯的製法,那些禦廚均出自貴胄之所,哪曉得農家原汁原味的做法,自然做不出太後想要的味道。兩位姐姐可帶我到禦膳房讓我做一碗親自送與太後一嚐便知。”

雪鸝冷冷道:“你要是做的不對太後的口味,豈非要連累我們受罰?”紅鶯很是讚同雪鸝的話,點了點頭。

我施施向她倆行了一禮,隻道:“兩位姐姐請放心,做了湯麻煩姐姐帶我親自麵見太後,如若太後震怒,妹妹我隻說是自己自作主張,與姐姐無關,姐姐也不知此事。如若有幸太後喜歡,我會說是姐姐見禦廚三番五次折騰總不得太後心意,令我做了此湯討太後歡心。”我見她倆麵色仍有疑慮,又大膽道:“如今姐姐也見了,禦廚已做多次終是不得太後心意,萬一再做仍舊不如意還會遷怒兩位姐姐,倒不如讓妹妹我一試。”

她倆見我麵色誠懇,終於點頭鬆口,紅鶯道:“也罷,如今也沒什麼好法子了,倒不如讓出身農戶的你一試,看能不能做出這原汁原味來。”

雪鸝思慮了片刻,也道:“咱們醜話可說在前頭,免得打嘴上官司。你若做的不好,可別連累我們。”

我連連點頭,笑道:“這是自然,姐姐放心。”

她倆俱是一笑,方攜了我朝禦膳房走去。我暗暗思忖,速度一定要快,不然掖庭那指定不曉得會出什麼幺蛾子。

天色依舊那麼灰蒙蒙,頗有傾倒之勢,沉沉地壓在長樂宮之巔。通往長信殿殿中的路那麼短又那麼漫長,我手裏托著紫檀木托盤,戰戰兢兢一步一個腳印地向長樂宮中主宰權利的最高者走去,托盤之上承載著我親手做的熱氣騰騰的翡翠白玉湯,承載著我的焦灼的寄望,也有可能正承載著我與元兒未來的命途。我不知道我將會麵對著怎樣的結局,玉碎或瓦不全?可此刻已無退路了,也不容許自己有退路。

層層帷幔一一揭開,殿內眾宮人皆垂首而立,默然無聲。最後一層帷幔水晶掛簾徐徐而起,我悄悄環視大殿,大殿兩側醒目位置各放置兩座宮燈,通體鎏金,燦爛華麗,造型卻極特殊別致,整體是一個跪坐著的宮女雙手執燈。宮女的左手托住燈座,右手提著燈罩,右臂與燈的煙道相通,以手袖作為排煙炱的管道。寬大的袖管自然垂落,巧妙地形成了燈的頂部。宮燈之間中央設著錯金博山爐,爐身似豆形,通體用金絲和金片錯出舒展的雲氣紋。爐盤上部和爐蓋鑄出高低起伏的山巒。爐蓋上因山勢鏤孔,雕塑出生動的山間景色。山間神獸出沒,虎豹奔走,輕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巒峰高處、或騎坐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獵人手持弓箭巡獵山間。座把透雕成三龍出水狀,以龍頭擎托爐盤。爐腹內燃燒的香料煙氣從鏤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氣繚繞,置身仙境。

抬首向前望去,花梨木雕花獨榻上端坐著一位雙目微合年約四十的華麗婦人,但見那婦人頭梳飛星逐月髻,珠翠點點綴與之間,兩鬢各插兩隻三寸金步搖,金光耀耀,光彩奪目,眉目之間皆威儀,麵色之中自沉靜,內著棗紅色繡紋交領深衣,外著一湘紅色大紅妝霏緞宮袍,宮袍袍腳綴以珍珠水晶流串軟軟逶迤在地,紅袍之上著繡大朵金紅色牡丹,細細銀線勾出精致輪廓,華美尊貴,卻也將那保養的極窈窕的身段隱隱顯露出來,將那白皙勝雪的皮膚襯托的吹彈可破,另宮袍之外又罩了一層輕薄透明的襌衣,使錦衣紋飾若隱若現,朦朦朧朧,更襯托出錦衣主人的雍容華貴無可比擬。這是我第一次以這樣近的距離觀察大漢王朝最具威儀的女人,也是站在大漢王朝權利最高峰的女子。以往太後進出內殿皆有大批侍從簇擁跟隨,我亦俯首跪地不得觀其真容,如今真見了,完完全全被這個女人周身所散發的尊貴驕傲的氣質深深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