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金融學前沿課題—關注金融學發展應懂的金融學(2)(3 / 3)

牛頓最開始在鄉村學校讀書,12歲的時候離家到格蘭瑟文法學校就讀。在格蘭瑟他寄宿在當地的一個藥劑師家中並最終和這名藥劑師的繼女訂了婚。1661年,也就是19歲的時候,牛頓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在那裏,牛頓沉靜在學習之中而疏忽了未婚妻,藥劑師的繼女就嫁給了別人。牛頓後來終身未婚。

在那個時代,大學裏僅僅教授亞裏士多德的理論,但是牛頓對於當代哲學家的思想更感興趣,比如,笛卡爾、伽利略、哥白尼、開普勒等等。

1665年他發現了二項式定理,同一年他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不久瘟疫爆發,學校被迫關閉,牛頓回到家鄉繼續他的研究。在接下來的兩年之內,牛頓在微積分、光學和重力問題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1667年牛頓重返劍橋大學。1669年10月27日牛頓被選為盧卡斯數學教授。1672年起他被接納為皇家學會會員,1703年被選為皇家學會主席。1696年牛頓任造幣廠監督,1699年升任廠長,1705年因改革幣製有功受封為爵士。1727年3月31日,牛頓因患腎結石症醫治無效,在倫敦郊區肯辛頓寓中逝世,葬於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在南海泡沫事件中,著名物理學家牛頓也蝕本離場,他曾發出這樣的感歎“我可以計算萬物之間的引力,但無法計算人類的瘋狂”。

也許大名鼎鼎的牛頓爵士沒有想到,在他在金融市場上血本無歸200年後,他的物理學後繼者們卻成為華爾街最炙手可熱的大人物,他們開創了金融學的新時代……

什麼金融物理學

你聽說過金融物理學或經濟物理學這一名詞嗎?金融物理學是一門金融學與物理學交叉後的新興學科,屬國際前沿領域。在國內,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學者還寥若晨星。金融物理學是近幾年來興起的自然科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的一個薪興學科領域,它是利用統計物理和複雜性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經濟金融領域通過自組織而湧現出來的複雜行為和宏觀規律,其研究對象主要包括證券市場、外彙市場、房地產、企業行為等等。

金融物理學是由俄羅斯物理學家伊林斯基所創立的新學科和新學派,是對理論物理學方法在金融經濟學中的應用研究和工作經驗,借助於“規範場市場一金融市場類比”以及楊振寧規範場論與陳省身纖維叢理論的內在關聯性,得到了所謂“金融一纖維叢”的獨特幾何圖解法以及一種全新的語言(底空間、纖維、平移、曲率等等)和描述方式。它發展了一種重要的新方法,該方法跳出了金融學中的均衡範式,開拓了嶄新的交叉學科。

基於隨機理論的投資建模將布朗運動與股票價格行為聯係在一起,金融物理學者進而建立起維納過程的數學模型,這是20世紀的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金融創新,在現代金融數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1900年,巴舍裏耶(L~)uis Bachelier’)將股票價格的漲跌看作是一種隨機運動,所得到的方程與描述布朗粒子運動的方程非常相似,第一次給予布朗運動以嚴格的數學描述。遺憾的是,巴舍裏耶的工作在當時並未引起重視,直到半個世紀後人們才發現其工作的重要性,從而開創了理論金融經濟學(基於純數學的數理金融學)的新時代。主流金融學投資模型主要有投資組合選擇理論、一般經濟均衡存在定理,把隨機數遊走和布朗運動的概念帶入股市研究,以及稍後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和有效市場理論(EMH)、期權定價理論(Black—Scholes模型)、套利定價理論(APT)等。迄今,普遍的觀點仍認為,金融市場是隨機波動的,隨機波動是金融市場最根本的特性,是金融市場的常態,收益率服從正態分布或高斯分布。盡管,愛因斯坦將布朗粒子的運動看作隨機運動,在統計物理基礎上給出了布朗運動的數學模型,給予了理論解釋,但直到1963年,才由分形理論的創始人曼德勃羅(B.Mandelbrot)在金融市場的隨機性方麵做出開創性的工作,將分形隨機過程應用到金融市場分析之中。他分析了期貨市場的價格走勢,發現並不遵循高斯分布,指出分布的“胖尾”現象和不同時間標度下的穩定函數形式,與Levy穩定分布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