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讓財“理”你—關注個人理財應懂的金融學(5)(2 / 3)

第六節不炒股票就遠離金融風險了嗎一形形色色的理財產品

銀行毽財產品種種

當下在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上,各家銀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理財產品,如工商銀行的“穩得利”、光大銀行的“陽光理財”、民生銀行的“非凡理財”等。

Tips:投資者麵對繁多的銀行理財產品品牌,很難從中判斷出某一項產品的具體涵義。因此,如果要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我們就應該對這些理財產品的種類有個清楚的了解。

理財產品的分類

一、根據幣種不同,理財產品一般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兩大類。

二、根據按照客戶獲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財產品可以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或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並承擔相關風險,其他投資收益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分配,並共同承擔相關投資風險的理財產品。

非保證收益理財又可以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並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

在銀行推出的每一款不同的理財產品中,都會對自己產品的特性給予介紹。目前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多是對本金給予保證的,即使是打新股之類的產品,盡管其本金具有一定風險,但根據以往市場的表現,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還是較低的。

三、銀行理財產品有著不同的投資領域,據此,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托型、資本市場型、掛鉤型及QDII型產品。

債券型理財產品,是指銀行將資金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一般投資於央行票據和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債券型產品是早期銀行理財產品的唯一的品種。在這類產品中,個人投資者與銀行之間要簽署一份到期還本付息的理財合同,並以存款的形式將資金交由銀行經營,之後銀行將募集的資金集中起來開展投資活動,投資的主要對象包括短期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以及協議存款等期限短、風險低的金融工具。在付息日,銀行將收益返還給投資者;在本金償還日,銀行足額償付個人投資者的本金。

信托型本幣理財產品主要是投資於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托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托的產品。如一家銀行曾經推出過一支銀行、信托、擔保公司三方合作的理財產品。

產品所募集資金投資於一家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係列證券投資信托計劃的優先受益檔,該信托計劃的主要投資標的為以成分股為主的股票池、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等。與目前市場上各類理財產品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該產品在提供100%本金保障的基礎上,可使投資者獲得4.5%的預期年收益率。此外,根據信托計劃的實際運作情況,投資人還可獲得額外的浮動收益。

掛鉤型本幣理財產品,也稱為結構性產品,其本金用於傳統債券投資,而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有的產品與利率區間掛鉤,有的與美元或者其他可自由兌換貨幣彙率掛鉤,有的與商品價格主要是以國際商品價格掛鉤,還有的與股票指數掛鉤。為了滿足投資者的需要,這類產品大多同時通過一定的掉期期權,設計成保本產品,特別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強,對金融市場判斷力比較強的消費者。尤其是股票掛鉤產品,已經從掛鉤彙率產品,逐漸過渡到掛鉤恒生、國企指數,繼而成為各種概念下的掛鉤產品,種類十分豐富。資本市場型的理財產品,其實就是基金的基金。理財產品投資於股市,通過信托投資公司的專業理財,銀行客戶既可以分享股市的高成長,又因擔保公司的擔保可以有效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