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大戶北上找到K先生的時候,他正在專門研究全球第二富豪沃倫·巴菲特的股票“聖經”。巴菲特是當世“股神”。他創辦了一家名叫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私募基金公司,從數萬美元起家,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金融帝國。他的股票在30年間上漲了2000倍。K先生對朱大戶說:“我要學巴菲特,要在中國做第一家私募基金公司。”隻有小學文化水平的朱大戶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麼巴菲特和私募基金。他說:“我和你一起幹,就從康達爾開始吧。”
在K先生看來,康達爾雖然是一隻“瘟雞股票”,但是它有自己的好處:一是流通股盤口小,收購成本低,翻炒起來很容易;二是倒了黴的朱大戶基本上把盤子都控起來了。還有一點就是,據朱大戶說,公司的業務危機是暫時的,隻要“禽流感”一過去,情況馬上就會好轉;更誘人的是,公司握有很大的一塊地皮,如果開發出來能夠帶來很可觀的效益。K先生對朱大戶早有耳聞,此人是出了名的草莽漢,膽忒大,敢對賭,心狠手辣,而且信用不太好,有幾次跟深圳的機構聯手炒股,都在最關鍵的時刻撒手先撤,從來不管合作者的死活。一向心高氣傲、自視為文化人的K先生盡管很看不起這種人,對他的人品又有懷疑,但是利益當前,他還是決定冒險一試。
K先生跟朱大戶簽了一個協議,他將組織資金接下朱大戶手中50%的康達爾流通股,而朱大戶配合長期鎖倉,還必須幫忙安排購入康達爾部分國有股,最終實現對公司的控製和重組。朱大戶承諾日後無論股價怎麼上漲,他都將以13元的協議價向呂梁轉讓手中的股票。這一戰略投資的合作目標是5年。
身陷死地的朱大戶是死雞當活雞治,沒有改動協議一個字。就這樣,在一個幹冷的冬天,套牢了2億元的朱大戶和欠債1000萬元的K先生走到了一起。誰也不會料到,就是這兩個看上去都很晦氣和潦倒的人居然將在中國股市上掀起一場前所未見的“腥風血雨”。
神奇的小丁
K先生和朱大戶要在股市上成大事,還缺一個辦實務、懂專業的超級操盤手,這個人就是小丁。
丁福根是K研究室裏僅有的兩名員工之一。1965年出生的他雖然名字很土氣,但是人卻長得秀氣內向。他的智商超高,記憶力極好,精於計算,對數字幾乎過目不忘,更重要的是他對證券有異於常人的狂熱,好像是專門為股市生下來的。他原本是北京一家證券部的交易員,而K先生則是他的客戶,幾年交道打下來,他深深地為K先生的理念和股票天賦所折服。他認為舉目國內,沒有第二人比K先生更透徹地了解中國股市了。因此,他毅然辭去收入很豐厚的交易員職務,跟隨K先生辦小小的工作室。
1998年11月26日,小丁突然接到一份傳真,中煤信托深圳證券營業部將227.9萬股康達爾股票以轉托管的方式打到了中興信托北京亞運村證券營業部。直覺告訴他,一場大戲就要開演了。很快,K先生將一份洋洋灑灑的項目建議書交給了他。在建議書的首頁上,開頭的8個字是“長期投資、長線持倉”。呂梁用他剛剛學來的巴菲特股票價值理論,詳盡地闡述了自己的高效投資邏輯,提出“甘做善莊,與中小股民共贏,引入美國做市商理念”。最具誘惑力的是,他給出了15%的融資中介費。K先生告訴小丁,有了這份項目建議書和朱大戶送來的227.9萬股股票,工作室必須在3個月內融資4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