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科龍:一條被刻意獵殺的龍 (4)(3 / 3)

10月26日,中國證監會對科龍電器的調查結果正式曝光。該報告稱:“顧雛軍等人及‘格林柯爾’係有關公司涉嫌侵占、挪用科龍電器財產累計發生額為34.85億元。”2006年1月,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對科龍集團的現金流走向進行調查,發現不正常的現金流量累計超過75億元。8月,一拖再拖的科龍電器2005年的年報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這又是一個挑戰股東心理極限的數字:高達36.93億元的巨額虧損,一舉刷新了當年度內地上市公司虧損紀錄;牽涉93宗訴訟官司,數目之多也創下近年來內地上市公司涉案之最;公司的淨資產則為-10.9億元。

就這樣,從潘寧“被迫”退休的1998年冬天算起,7年之間乾坤倒轉,中國內地效益最好、最具現代氣質的家電企業淪落為一家虧損累累、官司纏身的“爛公司”。

在顧雛軍出事後,與潘寧有過交往之誼的北京大學周其仁教授發表評論認為:“不是科龍改製才給了格林柯爾機會,而恰恰是沒有及時改製。科龍的主要教訓就是潘寧時代沒有及時發起並完成產權改革,否則顧雛軍就不會有入主的機會。”他在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讀科龍的報道,被一個問題折磨:要是還由創業老總潘寧那一代人領導,科龍至於落到今天這步田地嗎?知道曆史不容假設,可忍不住就要那樣想……科龍的結局似乎是時也,運也,命也。欲哭無淚。”

周其仁教授給專欄文章起了一個很特別的標題,這是嚴謹的經濟學家們很少采用的語式——《可惜了,科龍》。

【科龍大事記】

1984年10月,潘寧在十分簡陋的條件下打造出中國第一台雙門電冰箱,順德珠江電冰箱廠成立。

1986年,潘寧聘請香港影視明星汪明荃代言容聲電冰箱廣告,是為港台明星代言第一例。

1992年1月底,鄧小平視察珠江電冰箱廠。年底,珠江電冰箱廠榮登全國電冰箱產銷量第一的寶座,在這個位置上,它一直穩穩地坐了8年。

1994年,珠江電冰箱廠改組成科龍集團,新創科龍品牌。

1996年,科龍電器在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12億元,成為全國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鄉鎮企業。

1997年,科龍實現營業收入34億元,利潤6.6億元,獲香港《亞洲貨幣》雜誌評選的“中國最佳管理公司”和“中國最佳投資者關係”殊榮。

1998年10月,科龍和華寶集團宣布聯合,這是當時國內家電行業規模最大的一次企業聯合。

1998年12月,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潘寧辭去總裁職務;第二年4月,卸任董事長。

1999年,繼任者王國端發動“科龍革命”。7月,科龍電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A股,募集資金10.6億元。

2000年6月,王國端辭職,容桂鎮鎮長徐鐵峰出任科龍總裁。

2001年4月,科龍電器年報公布,虧損6.78億元。

2001年10月31日,顧雛軍的格林柯爾公司宣布以5.6億元(後來金額降低為3.48億元)收購科龍電器20.6%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2002年4月,科龍電器公布年報,虧損15.55億元,創下中國家電上市公司之最。

從2002年起,顧雛軍實行“顧氏新政”,2003年度中報贏利1.12億元,一舉扭轉了幾年虧損的局麵。

2002年5月,顧雛軍宣布在南昌投資3.6億美元建造格林柯爾科技工業園。10月,以3億元收購吉林的吉諾爾電冰箱廠。12月,以1000萬元接手上海上菱電器的兩條電冰箱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