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男性每天都在產生精子,每克睾丸組織每秒鍾可產生300~600個精子,每天雙側睾丸可產生上億個精子。一個精子從產生於睾丸到發育成蝌蚪狀,需要74~76天的時間,從睾丸排出的精子雖已成形,但並未完全成熟,必須在通過附睾的過程中發育成熟,這個過程需要14~16天。所以一個精子從產生到發育成熟需要90天左右。可見,提前3個月開始“封山育林”是有道理的。
附睾裏的精子數量,總體上處於動態平衡,每天都不斷有成熟的精子產生,也有衰老的精子被巨細胞吞噬。如果性生活過於頻繁,例如連續6天都同房排出精子,從第7天開始,成熟精子的數量就會開始下降。但是,隻要休息2天,精子的數量就會恢複正常,所以,略有節製,不多不少,平均每個禮拜兩次的性生活,對於受孕來說最理想。
很多夫妻不懂這道理,主動控製性生活頻率,認為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排卵之前,他們養精蓄銳;排卵之後,怕萬一種下的種子給折騰掉了,再不敢有性生活。於是,把所有的精華和力氣都用在老婆排卵的那一天。實際上,不論是測量基礎體溫、使用排卵試紙,還是到醫院請醫生使用B超連續監測優勢卵泡的生長,人類對排卵的預測都不是百分百精準的。也就是說,你很難找準排卵那一刻。必須用足夠的頻率,覆蓋任何一次可能的排卵時機。另外,男性如果沒有規律的性生活,隻為臨門一腳,一憋就是十天半個月,精子缺乏適時更新,過多的老化精子是很難圓滿行使授精這一重要使命的。還有的女性試孕不到3個月,就急赤白臉地來質問醫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吃了葉酸,測了排卵,排卵當天上了床,為什麼還是沒懷孕?這種自認為掌握了科學武器,就能“一切盡在掌握”的女青年還真不在少數。醫生隻能告訴她回去繼續努力,一年無果再來不遲。女青年還喋喋不休地質問,要等一年?要是一年還懷不上我是不是真的有問題了?到時候再檢查不就晚了?醫生說不晚,不晚,不孕症的檢查都難受著呢,又花錢又遭罪。這才將女青年打發回去了。
不孕症和失敗是同義詞,都是對寄托希望,付諸努力又一無所得的宣判,如果你連足夠的功課都沒有完成,足夠的努力和時間成本都不曾付出,哪有什麼資格說自己失敗呢?一個沒有努力到最後的人,又有什麼資格說自己運氣不好呢?
12
過夫妻生活時不要思考,不然上帝會發笑
另一類假不孕症的原因是“生育焦慮”,這是跟隨這個時代產生的新名詞。人類大概是最自以為是的動物,太願意規劃。他們以為自己可以計劃生活,計劃工作,計劃出國進修,計劃職稱晉升,同樣可以計劃孩子。
很多夫婦把生育的準備工作做得異常充分,他們將生孩子列為重大家庭計劃。雙方進行全麵孕前檢查後,女方提前3個月每天1片0.4毫克的葉酸,預防開放性神經管畸形,男的戒煙戒酒,共同進入“封山育林”階段,二人健康飲食,鍛煉身體,一心造人。這些優生優育意識和行為都是對的,起碼比過去什麼都不懂、女人營養不均衡又不懂補充葉酸,生出無腦兒、脊柱裂等畸形兒,或者挺著大肚子還抽煙酗酒,生出又小又醜甚至智力低下的孩子要強。
有作為是好事,但是作為過多,幹預過多,期盼過多,隨之而來的就是焦慮過多。為了懷孕,女的甚至好好的工作都辭了,天天在家養生,結果還沒有懷上孕。有的夫妻甚至每次性生活後,女的屁股底下都要墊上枕頭,男的幫著老婆高舉大腿,擔心精液流出去浪費了。如此這般,還是懷不上。為什麼?因為太緊張。年輕的夫妻們忘了,孩子本來是床上生活的副產品。在這個本該盡情釋放心無旁騖的過程中,麵對女性的緋紅和嬌柔,男性想著的不是膨脹、侵入和釋放,而是焦躁地執著於這一炮到底能不能成功;女性想著的不是對方的撫摸和身體容納的渴望,而是這次自己排出的卵子能不能爭氣懷上孕。
這種焦慮在試孕最初,往往不是特別明顯,隨著試孕時間延長,焦慮呈幾何速度遞增,尤其是雙方父母或者朋友同事都知道自己想要孩子卻遲遲不見消息的時候。越懷不上,就越焦慮,越焦慮就越懷不上,陷入一個無法打破的惡性循環的怪圈。最終,這床上除了積極造人的兩口子,還多出雙方老人的殷切期盼和望眼欲穿、雙方朋友的噓寒問暖、雙方同事的風言風語,甚至鄰居大媽的懷疑眼神、不懷好意的熱情打探、以八卦為目的的送醫送藥,甚至巫婆神漢的偏方妙藥都摻和了進來。
人世間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人類思考,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你的身體比你自以為是的頭腦聰明一百倍,你需要做的是放開人類控製欲望的韁繩,讓你的身體自由發揮和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