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1 / 1)

我手寫我心

《隻有醫生知道!》從有寫作想法到正式出版,前後曆時兩年。正式提筆那天,一位叱吒出版界多年的大哥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一本書的定價差不多30多塊,打完折也要20多塊,這錢在小城市夠普通一家人吃頓紅燒肉或者燒雞了,想想他們為什麼要買你的書呢?”

新書下廠印刷的那天,我感覺心一下子被掏空了,心懷忐忑,坐立不安,一是太在乎看重並引導自己走上寫作之路的兄長們,怕沒有合格的作品作以交代;二是太在乎它是否對讀者真的有幫助。

後來,書一不小心就火了,讀者好評如潮,銷售異常火爆,出版社不斷加印,媒體和書評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正能量爆棚,還拿了南中國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非虛構類圖書大獎,這是我這個初次嚐試寫作、根本沒什麼文采可言的普通婦產科醫生做夢都想不到的。

書封上有這樣一句廣告語:“哪怕你是一個知識女性,對自己身體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這是一句非常優秀的文案,但是說實話,對此我一直抱有疑慮,總想著現代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醫療條件也比從前好很多,應該不至於吧?隨後,從每天大量的讀者反饋中,我發現很多女性真的對自己的身體了解太少,或者說誤區太多,由此帶來的傷害更是巨大的,尤其是麵對錯綜複雜的性、避孕、孕育、生育和養育問題。

例如很多女孩子不懂避孕,認為無痛人流就是無害人流,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就像得了一場重感冒嗎?很多女孩子不懂得緊急避孕藥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而是先痛快一番,然後吃兩片藥就以為萬事大吉了;很多女孩子不懂性的健康和安全,不懂得保護自己,患上性傳播疾病,年紀輕輕就破壞了自己整個生育係統,待到塵埃落定準備做母親的時候,追悔莫及。

一本書的容量畢竟有限,還有太多的女性健康問題要和大家講,還有太多含淚帶血的故事要說給女性朋友們聽,因為女性真正了解自己的身體結構,按照科學的方法愛護自己,一旦出現問題懂得向誰求助,懂得預防和及時治療,那麼,很多悲劇本來就可以不必發生,很多幸福本來就可以伴隨一生。

於是,無數個工作以外的細碎時段累加在一起,無數個點燈熬油的零散夜晚積攢在一起,又有了這本《隻有醫生知道!2》。寫完這一本,我正式步入人生的不惑之年,應該說寫作情緒更加清醒和理智,拋卻了諸多個人的小淩亂和大煩惱,盡量做到精彩講故事、明白說科普。實現“上醫治未病”的古訓,踐行老協和人一直都在提倡的“一盎司的預防勝過一磅的治療”,是我完成此書最大的心願。如果功力還無法達到,我也將繼續努力,起碼用文字對這個時代的醫學現狀做一真實記錄。很多讀者朋友問,張醫生你會不會棄醫從文?接著還列舉了眼前的馮唐、現代的魯迅,以及國外的毛姆和契訶夫。實際上,我自己知道,大家喜歡我的書,就是因為我是從真正臨床工作的水深火熱中摸爬滾打過來的,故事是真實的,情感是真切的,科普是動真格的,字裏行間是掏心掏肺的,看完書,您的很多困惑是能夠真相大白的。所以,我會堅持年輕時候的夢想,做好醫生這份安身立命的工作,隻要讀者喜歡,我會一直堅持寫下去。

能夠在三年時間內完成這兩部作品,我必須感謝一直培養我的北京協和醫院,多年傳承的寬廣、博愛、做大事不拘小節的醫院文化,讓我有勇氣以一個醫生的身份,從一個相對保守的行業走進公眾的視野。也正是因為它的寬厚仁愛和自由精神,使得很多協和醫生有機會活躍在微博平台,他們講故事、說科普、聊生活、論體製,還原醫生的本來麵目,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讓彼此真誠相待,在和疾病鬥爭的過程中,更加心手相連、同仇敵愾。

感謝先生多年來的支持,幸福就是平心靜氣的相處,然後一起慢慢變老。感謝孩子,如果沒有他們,出版社可能已經在印《隻有醫生知道!3》了。不過老話說得對,女人過日子就是在過孩子,他們正是我們人生無比重要的課題。

最後,謹以此書獻給全天下的女性和未來的孩子們。

2013年10月25日於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