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烏克蘭危機正滑向失控嗎(2)(2 / 2)

烏衝突可能進一步惡化

當談判桌上不能達成共識,一定會通過其他手段增加博弈砝碼。明斯克峰會之後,人們看到的首先就是烏東部地區軍事衝突迅速擴大升級。俄羅斯迅速提高了外交施壓的調門,烏克蘭政府則加強了在東部軍事行動的力度。歐盟則越來越認識到,對峙僵局持續下去有可能預示著更大的損失,因此必須找到妥協方法。

首先,俄羅斯人道車隊一旦變身“定期班車”,烏東部衝突將長期化。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8月25日在莫斯科表示,俄羅斯已向烏克蘭發出照會,告知俄希望盡快派出下一支人道主義車隊,同時提供了將運送的人道主義物資清單。拉夫羅夫表示,俄希望新車隊將按此前路線在本周內進入烏克蘭。波羅申科在明斯克峰會繼續堅持的“和平路線圖”,要求俄撤出東部武裝人員,關閉與烏克蘭接壤的邊界。

其次,持續不斷的武裝衝突可能繼續擴大和升級。烏克蘭與俄羅斯實力差距巨大,缺乏有效的博弈手段,烏東部武裝衝突有可能繼續蔓延和升級。由於烏政府軍無力控製與俄接壤的邊界,東部武裝組織的設備和人員補給源源不斷,致使東部衝突不斷擴大。東部武裝還大量繳獲政府軍的裝甲車、坦克和火箭炮。因此烏政府軍在短期內取得軍事勝利的希望越來越渺茫。而且,俄人道主義車隊獨立進入武裝組織控製地區,不斷給當地居民運送食品和醫藥補給,政府軍希望掐斷東部武裝組織補給的計劃實際上已落空。8月28日的消息說,烏東部武裝目前已經進入東部地區的新亞速斯克鎮,開辟了至關重要的新戰線。該鎮坐落於亞速海沿岸,沿著海岸公路可以從俄烏邊境到達克裏米亞。

最後,大國關係是解決烏危機的關鍵。克裏米亞危機以後,歐盟和美國一直是烏克蘭政府最堅定的外部支持,它們對俄羅斯采取了經濟製裁和外交孤立,試圖迫使普京放棄對烏東部武裝組織的支持。但是,製裁措施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反倒嚴重損害到歐盟自身,歐盟經濟複蘇之路變得更加迷茫。自二季度以來,歐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外需轉向疲軟,特別是對俄出口方麵下滑嚴重。二季度歐元區經濟出人意料地出現停滯,停滯甚至出現在對俄製裁前。據報道,1~5月歐元區和歐盟對俄出口分別下降14%和12%。當前,烏克蘭危機正在滑向失控的局麵,但決定事態發展的關鍵已經不是烏克蘭,而是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的態度。麵對不斷升級的烏東部局勢,以及僵持數月的軍事對峙,歐盟逐漸認識到,單純依靠製裁不可能解決危機。8月24日,默克爾在訪問烏克蘭時,敦促俄羅斯與烏克蘭製定和平計劃,呼籲烏考慮實行聯邦製來解決與東部親俄派分裂分子之間的衝突。

西方必須承認俄羅斯在烏克蘭擁有的特殊民族感情,才可能為烏克蘭危機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