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正在滑向失控的局麵,但決定事態發展的關鍵已經不是烏克蘭,而是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的態度。
8月26日,俄白哈關稅同盟成員國元首、歐盟代表以及烏克蘭總統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了三方會談。雖然會議主要議題是三方經濟合作和能源供給安全,但俄烏領導人雙邊會談卻成為媒體關注的主要焦點。雖然在烏東部武裝衝突正處於膠著狀態,普京和波羅申科依舊釋放出希望和平解決危機的意願,“普波會”因此引起各方無限猜想。
然而,雙方談判持續到當地時間深夜仍然無法達成一般共識,原定的多方領導人新聞發布會也被迫取消。雖然各方都認為外交手段是解決烏東部衝突的最佳辦法,卻無法形成解決危機的基本路線圖。三方會談未能取得什麼明顯成果。
俄烏堅守立場難妥協
從俄羅斯來看,俄占盡經濟和軍事優勢,並力促烏克蘭衝突各方和談。烏克蘭事關俄西部安全利益,也是獨聯體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環節。首先,歐盟在能源上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製裁空間和手段十分有限。俄歐貿易的核心是俄羅斯對歐盟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歐盟在短期內尚無法找到替代供應商,歐盟製裁不會觸及能源貿易。普京認識到歐洲經濟製裁的能源短板,不斷通過給烏克蘭斷氣來提醒歐盟成員國不要過激地孤立和製裁俄羅斯。
其次,俄羅斯強大的國防力量成為普京反擊西方戰略擠壓的堅實支撐。脫胎於蘇聯的俄羅斯仍然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核大國,強大的軍工產業為俄打造軍事大國奠定了物質基礎。在烏克蘭政權更迭之後,俄迅速批準了增加國防預算的法案。
俄政府今年預算項目中的“國防支出”將環比增加18.4%,增至2.4881萬億盧布(約689億美元),約相當於全國GDP的3.4%,占政府支出總額的20%以上。此外政府還將投入16.5%的預算用於國家安全和執法。2015~2016年度俄國防支出增幅將合計33%,到2016年國防預算將增至約3.378萬億盧布(約956億美元)。
能源優勢和軍事實力讓俄羅斯在明斯克峰會上信心百倍,普京一方麵多次公開表示無意瓦解和分裂烏克蘭,同時又明確提出化解危機的條件。俄希望基輔政權能夠滿足東部居民的自治要求,以聯邦化來實現民族和解和保持國家統一。
但對於烏克蘭,國內政治因素促使波羅申科態度強硬,無法妥協。首先,民族主義是波羅申科執政的主要根基。波羅申科起家於商業,是烏著名的巧克力大王,雖然在曆任政府中都擔任過要職,卻沒有屬於自己的執政團隊。在今年舉行的總統選舉中,波羅申科通過與民族主義右翼政黨結盟,奉行積極歐洲一體化政策贏得勝利。因此,他在處理東部武裝衝突問題上態度強硬,特別是對俄關係上寸步不讓。
其次,著眼於10月的議會選舉,力爭整合親歐政黨。雖然亞努科維奇已經出走俄羅斯,但議會中仍有大量的代表東部利益的親俄議員和有著濃厚蘇聯情結的烏克蘭共產黨議員,這些議員已經成為製約波羅申科執政的最大內部阻礙。與此同時,昔日的競爭對手季莫申科領導的祖國黨也有可能威脅到波羅申科的執政權威。波羅申科提前進行議會選舉,旨在借此整合親西方政黨力量,清除議會中親俄政黨。因此,從國內政治的角度出發,波羅申科不但對俄不願意做出讓步,甚至有可能加強在東部戰事的力度。
再次,極端民族主義組織也製約著波羅申科的政策空間。一旦妥協就有可能遭致極端民族主義的反彈。極端民族主義組織“右區”向政府公開施壓,要求清理政府中的親俄官員和議會中的親俄政黨。否則將掉轉槍口,威脅進軍基輔。8月17日,“右區”要求波羅申科整頓內務部秩序,解除反烏勢力代表在內務部的職務,開始調查這些勢力的犯罪活動,釋放所有被扣押的“右區”支持者及其他誌願隊伍。若在48小時內不履行要求,該組織代表威脅撤回“前線的所有部隊”並出兵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