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發展生物質煤、油、氣田
以下分別闡述開發本土“生物質煤田”、“生物質氣田”和“生物質油田”的發展前景。
首先,生物質煤田。固體生物質能源在中國是近十年才發展起來的。2013年全國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200餘個,並網容量7790兆瓦,上網電量356億千瓦時,約相當於1/3的三峽電站發電量,其中48%集中於蘇、魯、粵、浙四省。
生物質成型燃料具有低灰、低硫、低氮的特點,接近天然氣排放水平,價格是天然氣的一半。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後,成型燃料已成為全國60餘萬個中小鍋爐年約6億噸燃煤的最佳替代能源,國家有關業務主管部門下發多項鼓勵性政策、條例和計劃,正在積極推進。
我國“生物質煤田”的可開采儲量是多少?
固態生物質能源的原料主要是作物秸稈和林業剩餘物,根據中國工程院資料,二者可收集作能源用的年資源量分別為4.7億噸和3.5億噸。如一半用於氣態和液態燃料,剩下的一半用於固態燃料,則“生物質煤田”的年可能源用資源量約4.1億噸,可替代3億多噸煤炭。據2012年統計,全國農作物秸稈的82%來自糧食作物,其中玉米、小麥和稻穀分別占46.0%(3.55億噸)、20.4%(1.57億噸)和15.8%(1.22億噸),說明資源是相對集中的。糧產區即秸稈主產區,糧田即“生物質煤田”,其中黃淮海平原和東北平原糧區是兩片“富礦”。
3.5億噸林業剩餘物主要產自全國各個林區,多集中於我國西南和中南諸省。
經數十年的建設,我國林區有健全的國家林場管理係統,林業生物質能源一旦得以開發,林場即生物煤場,可控性和操作性很強。
開發“生物質煤田”的關鍵在於政府的膽識、決心和得力配套政策;在於引進資本和實力較強企業;在於解決好原料收集難點;在於探求和建立適合不同原料和市場條件的多種商業模式。
第二,“生物質氣田”。當前國家最為緊缺和大量進口的是天然氣,本土“生物質氣田”能替代幾何?
對畜禽糞便、城市汙泥汙水、加工業廢水廢渣,以及作物秸稈等有機廢棄物和汙染源作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的最佳方式,是經微生物厭氧發酵生產沼氣。如果說固態生物質燃料是零碳排放,沼氣則是負碳排放,是一種“神奇”的能源。
2008年前後,北京德清源、山東民和、河南天冠、上海白龍港汙水處理廠等日產2萬~9萬m3的大型沼氣生產廠陸續投產和發電上網。中國企業正緊跟生物天然氣(BNG)國際發展形勢。BNG生產在我國不存在技術與裝備障礙,經濟上可行,市場需求巨大。
我國“生物質氣田”的可開采儲量是多少?
生產微生物發酵型沼氣的原料主要是兩類,一類是畜禽糞便和秸稈等農業廢棄物;一類是加工業排放的高COD(化學需氧量)值有機廢水、廢渣及城市汙水、汙泥。中國是養殖業大國,豬與雞的飼養量世界第一,牛羊位居前列,畜禽糞便資源十分豐富。且80%以上養殖場集中於農區,特別是糧食產區,所以糧產區即作物秸稈與畜禽糞便資源富集的優質生物質氣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