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uber(優步)以“互聯網+”思維優化杭州交通服務環境的思考(2 / 3)

(五)提升了的杭州的城市文明程度。

建設文明杭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在杭州的具體實踐。 是 Uber 推出的“城市英雄”,是一項純公益出行活動,英雄車0元收費。需要出行幫助的朋友們可以在Uber客戶端查找到“杭州英雄”按鈕,如果按鈕是黑色的可用狀態,就代表有英雄出沒,一鍵點擊呼叫英雄,就會有英雄司機前來“救駕”。一些Uber的杭州“城市英雄”還自備了礦泉水、紙巾,甚至太陽鏡,沿途順路慰問在烈日下辛勞執勤的交警,送去禮輕情意重的愛與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愛。

Uber 誌願者做好事、獻愛心的實際行動,正引領著廣大市民自覺“做文明人、辦文明事”,積極主動投身杭州文明城市建設,不斷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六)推進了“東方品質之城、幸福和諧杭州”的建設。

杭州市建設“東方品質之城、幸福和諧杭州”構想,為今後的杭州描繪了一幅宏偉的藍圖(6)。

Uber進入杭州後,把運營與方便市民的生活、促進杭州的城市發展、推動杭州城市的轉型、改善杭州的創業創新生態環境有機結合起來。Uber結合杭州品質之城、幸福杭州的主題,推出非盈利的“人民優步”業務、“一鍵呼叫搖櫓船”、“情人節玫瑰專車”、“一鍵呼叫萌寵到家”、“一鍵呼叫直升機”等以品質生活為主題的活動,為“東方品質之城、幸福和諧杭州”建設出了貢獻。

二、Uber發展中麵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對Uber的正確認知。

當前,大家對Uber讚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讚成者認為Uber能很好地滿足乘客需求,且環保便利等等;反對者認為無證經營、不安全,侵犯出租車司機利益。自從專車在國內興起以來,全國各地專車車主被查的事情時有發生。一些地方,作為平台的Uber跟著遭殃。而出乎意料的是, Uber的專車服務打破出租車牌照壟斷的局麵,解決“打車難”、司機拒載等問題,受到了輿論的普遍讚揚。所有這些,歸結到一點,就是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受到“互聯網+”衝擊時的不同認識。

(二)政策與Uber的快速發展不相匹配。

以跨界融合為顯著特征的Uber,對原有的行業管理體係與管理方式帶來一定衝擊。為跟上“互聯網+”時代步伐,交通運輸部不斷轉變思維,在關鍵節點上,順應市場創新與社會需求出台政策意見,為實施“互聯網+交通”行動計劃,進一步深化“專車”問題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一片“專車”就是“黑車”的聲音中,交通部長楊傳堂在兩會答記者問環節明確表示支持拚車,並且支持由司機與乘客平攤油費。但交通部部長同時也明確表示,禁止私家車進入專車運營領域。

可以說,互聯網技術的創新步伐,已經大大超過了政策的更新速度,依據現有的出租車牌照管製政策,Uber專車的確踩上了交通運輸部禁止“私家車接入平台參與經營”的紅線。

然而,交通部管理幹部學院政法教學部主任張庭柱指出,交通運輸業至今沒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互聯網單獨從事信息平台服務的問題。因此從交通運輸法規的角度看,法無禁止不為錯。私家車與公民通過互聯網平台建立租用關係,進行的是民間租用。這一行為在行政法中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在《合同法》中是允許的,因此不應認定為違法(7)。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專車和拚車出行的具體政策和管理條例的出台。

(三)Uber服務受製約的問題。

由於對Uber的認識不統一和政策的滯後等問題,Uber杭州方麵表示,在專車和拚車出行的具體政策管理條例尚未明確出台前,停止這些服務。

三、對策和建議

“互聯網+”是中央強力倡導的,用互聯網來改變生活,改變原來的經濟形態是中央的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網絡建設,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8)。李克強總理強調,“互聯網+”未知遠大於已知,未來空間無限。每一點探索積水成淵,勢必深刻影響重塑傳統產業行業格局(9)。

《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指出,“支持麵向城鄉居民社區提供日常消費、家政服務、遠程繳費、健康醫療等商業和綜合服務的電子商務平台發展。”“法無禁止的市場主體即可為,法未授權的政府部門不能為,最大限度減少對電子商務市場的行政幹預。”根據這樣的要求,對Uber在杭州的發展,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