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請客戶吃飯最浪費時間
大概是基於“禮多人不怪”的古老習俗,很多業務員都會約客戶吃飯,在飯局中談商品、建立關係。
但是,這真的是個對生意有利的做法嗎?
其實,在飯局中順利完成交易的例子並不多,因為當你和別人約吃飯時,通常會在不知不覺間,耗費大量時間成本。
請客戶吃飯所耗費的時間成本
1.尋找用餐環境的時間
有些客戶會自己決定地點,但這對大多數業務人員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客戶會選擇哪些地點。平常的簡餐店?這當然沒問題。西餐廳?雖然價格高了一點,還可以接受。但,什麼?約在大飯店的自助式餐廳?不管是不是我請客,好像都和我的成本控製差得有點多!可是客戶都提出要求了,難道能拒絕嗎?
相反的,如果由你來選,當然要挑選客戶方便的地方,但你對環境不熟時怎麼辦?萬一找到一家難吃的餐廳怎麼辦?這些問題都會耗費許多寶貴的時間。
2.進食的時間
基於生物本能,用餐時,對方的專注力八成以上都在“進食”這件事上麵,如果你在這個時候談起商品,不好意思,他們正處在有聽沒有懂的狀態中,用完餐還要再講一遍。更糟糕的是,這會延長用餐時間。即使你們不談商品,這段時間一樣得算進你的時間成本管控中。
這些都會造成你可能必須延長整個飯後時間,平均來說,與客戶約談的用餐時間裏,光是吃飯最少就要占四十五分鍾,這四十五分鍾你們什麼正事也談不成。而且除了飯前點菜,飯後可能還有一些收桌麵、上點心等服務幹擾,表示你全程可能要花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結束原本半個小時就能說完的內容。
3.重建回憶的時間
就像前麵一點說的,客戶在用餐時專注力不會在你身上,即使在用完餐後也差不多,因為這個時候胃部要消化大量食物,必須要有充盈的血液供應氧氣及消化酶備戰,相較來說,腦部正處於較缺氧的狀態,很難保持清晰的意誌來理解你的談話。雖然他們仍然會有反應,但記憶力通常沒有平常來得好。
這種情況會造成下一次見麵時,你可能還得重述一次上次的內容,也就是表示上次吃飯的會談幾乎是沒有意義的。
約在哪裏會談最恰當?
但,如果不約去吃飯,還能約在哪裏?
我的建議首選是,避開用餐尖峰時間,挑選有柔和音樂的咖啡廳或飲料店。在這些店裏,不會有太多餐廳的雜音幹擾,而且一進場就可以直接談論主題。這些地方也不像用餐的場所有時間性,除了會談的時間長短可以自行調節,還可以觀察客戶傾聽、喝飲料、說話時的姿勢表現,有利於你更了解他,這些了解都可能促成你們盡快成交。
有些業務員雖然也會選擇咖啡廳、飲料店作為洽談地點,但卻忽略了背景音樂的重要性。我之所以特別強調要有柔和音樂,是因為這種音樂有助於讓人放鬆;如果背景音樂是流行樂、搖滾樂等節奏感強的音樂,會使客戶容易緊張、感到壓力,這對於你們的接觸可能會造成阻礙。
有些人會詢問,應不應該到客戶家裏去拜訪?
如果客戶願意讓你去,表示你們的關係進展得很不錯,你也可以借機觀察他們的家庭環境。但你必須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客戶在家裏時會比在外麵時有自信,對時間的掌控感也會比在外麵時更充裕,那麼拒絕你的機會就可能會增加。不過就長遠來看,他們已經對你釋出信任感,再拜訪幾次,想成交也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
50.別讓你的說話方式壞了事
希臘哲學家加倫說:“聲音就是一個人靈魂的反射。”我們在前一章曾經提到,你可以從客戶的說話方式了解他的心理狀態,而從客戶的角度來看,你的說話方式,其實也已經使客戶在心中建立對你的印象,所以我總是告訴業務員們:“你的聲音也是環境的一部分。”如果你總是用錯說話方式,很容易破壞難得的會談機會。
以下我們便分別就容易給人壞印象的說話方式,和一般人厭惡的說話習慣進行說明,希望大家能避開這些可能幹擾銷售的毛病。
給人壞印象的說話方式
1.攻擊型
表現狀態:聲音沙啞、粗糙、用力。雖然有人說音質是天生的,可是這類型的人,通常是因為生活上容易和人有衝突,說話過分用力以致聲帶受傷,傷害音質。
給人的印象:這種說話方式會讓人覺得你情緒不佳,而且大眾普遍不喜歡這種聲音,心情往往會隨之低落,會想辦法離你愈遠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