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退朝……”值日太監說完就先起身走了。整個大殿更亂了,許多大臣都指著酈商、費同辱罵他們為亂臣賊子,漢奸走狗,他們隻好躲避走了。
當日下午,太後召見陳平、周勃、灌嬰等大臣。太後問:“諸位愛卿,今日早朝所發生的情況,愛卿有何感受啊?”
大臣們都低著頭,沒有一個敢表態的。太後不樂,更加生氣,但還是憋住了沒有發火。“諸位都是功臣,先帝在世,各位敬業勤勉,哦,現在先帝不在了,各位就要消極頹廢,是不是嫌哀家乃女流之輩啊。”
“不不,太後英明,我等折服。”大家齊聲說。
“既然這樣,為何反對封呂灃為王啊?”太後緊接著問了一句,並盯著他們。
周勃憋不住了,說:“當年洛水之盟,我等是參與者,不能違背先帝遺誌,不能違背良心,要履行諾言。”
“你的意思隻聽先帝,而不尊哀家啦?”
“臣不敢。”
太後大怒,盯著陳平問:“愛卿有何高見?”
陳平說:“高帝平定天下,封兄弟、子孫為王,理所當然。現今太後當政,分封呂家子弟本無可厚非、無有不可,隻是,隻是有些操之過急,大臣們的感受還一時接受不了。”
“哼!”太後指著門口說:“你們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陳平和周勃、灌嬰等急忙退下。
遠在燕國守邊的樊噲聽到要給呂灃封王,立即返回京都,上奏太後說:“高帝當年在洛水召集群臣,殺白馬,歃血為盟。非劉氏為王,當天下共擊之。太後,高帝的話猶在耳邊,我們不能違背高帝的遺願,這樣很容易引起紛爭。”從家庭關係上說,樊噲是太後的妹夫,從感情說,樊噲最早與高祖一起玩樂,一起打天下,特別在鴻門,可以說救了高祖,等於救了大漢王朝,因此,所有皇族對樊噲那是高看一眼。今日他為了大漢社稷,風塵仆仆來到京城,寧願得罪自己的結發妻子,也冒死勸諫太後不要給呂灃封王,足見他的赤膽忠心。但此時的太後,自有她的打算,便婉轉拒絕了樊噲的請求。
樊噲非常鬱悶,回到家中悶悶不樂,獨自飲酒,不顧呂嬃的反對,還要繼續勸諫呂後。呂嬃見他要壞呂家大事,在酒菜裏下了毒藥,他吃了後,便中毒身亡,臨死之前指著呂嬃憤恨道:“我、可歎我樊家一門忠烈,早晚會毀在你這個惡毒女人手裏了……”
這日廷議,太後竟然沒有通過皇帝,而是將要下詔,封呂灃為顯呂王,追封父親呂澤為悼武王。朝堂上頓時大亂,喜憂者參半。周昌指著呂灃大罵,“你可是要記得高祖白馬之盟,難道你就不怕天下奮而擊之。”
“這有何懼?我當分而迎之,哈哈……”呂灃大笑道。
“好一個不知廉恥的偽君子,我與爾等人同朝為官,簡直是恥辱,高祖啊,您可要睜開眼看看啊……”周昌說著頭撞大殿柱子而死。
太後大驚,一下子站了起來,看著倒在血泊中的周昌,感到非常難過和惋惜。
“太後,不可啊,封呂為王,萬萬不可啊。”王陵力爭道。
皇帝聽到消息,踉踉蹌蹌進了議政大殿,對珠簾後麵的太後說:“太後,這樣不可啊。”
“有何不可啊?”
“先皇有白馬之盟,太後……”太後沒等皇帝說完,起身便道:“此一時彼一時。他能封爾等為皇為王,哀家就不能封得哀家子孫?”一時憋得皇帝差點沒有喘出氣來,喃喃道:“朕是太後的兒子,太後不怕朕也就罷了,難道就不怕漢王劍……”
太後“嗡”地一聲,腦子都要炸了,她大罵道:“好一個無道之君,哀家要是怕這怕那,早也沒命了。”
“太後······”皇帝口吐一灘鮮血,昏倒在地上。
一些老臣紛紛上前跪在皇帝麵前哀嚎。太後心裏也著急忙讓呂月喊禦醫搶救皇帝,第二次封呂灃為王再告失敗。
呂灃回到家中非常鬱悶,看誰都不順眼,動輒大罵,呂產、呂祿等人也不敢靠前,個個都心中忿忿不平。費同、酈商等人過來安慰。
呂灃道:“我真是沒有預料到這幫老頑固如此可惡,耽誤了老夫的大事,我早晚讓他們消失或滾蛋。”
酈商說:“現在皇上危重,太後更無暇顧及這件事了,還請顯呂侯從長計議。”
呂灃哈哈一笑說:“這有什麼,老夫不過是為你們著想啊。”
酈商、費同立即道:“是是,以後還要靠顯呂侯提攜、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