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蔡元培緣何素食十二年(2 / 2)

蔡元培原本就瘦,夫人擔心素食對健康有影響,便借故勸說他:“先生早年曾密造炸彈,試圖謀殺慈禧,那時連人都想殺,現在怎麼連禽獸的生命都痛惜起來了?”蔡元培回答“人有該殺之罪,殺之非為過也。動物何罪之有?故殺之無道也!”

1913年10月,蔡元培參與孫中山“二次革命”後,攜家人來到法國遊學,暫時住在李石曾創辦的位於巴黎近郊科隆布鎮的豆腐公司。蔡元培素食就受李石曾影響,如今住在他的豆腐公司裏,“午、晚餐包與豆腐公司”,自然是餐餐素食,吃得最多的是豆腐、豆漿、豆麵、豆粉、豆皮等。有人後來回憶說,“元培同他都力行素食,這一特殊的生活習性使兩人相處頗為契合”。在法國期間,蔡元培一家先後住在聖多耐、都魯士和羅埃等地。在羅埃,蔡元培跟李石曾的朋友歐思東住在一起,向他學習法語。歐思東是比利時人,“長於音樂,常素食”。相同的情趣與習性,使他們相處十分融洽,更使蔡元培保持著素食這個習慣。

據語言學家何容晚年在《對“卯”字號前輩的一些回憶》一文記述,“五四”時期,天津學生聯合會邀請蔡元培去講演,地點安排在維斯禮堂。聯合會派代表到車站去迎接,但沒有接到蔡元培。原來,蔡元培獨自先跑到天津大胡同著名的真素樓吃素菜去了。

任北大校長期間興起素食熱

蔡元培不僅自己素食,還在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在師生中倡導素食。1917年底的一天,《北京大學日刊》的一位校刊編輯跑來請示說,有一位叫林明侯的學生,來函建議校方提倡素食,還要求公開發表自己的主見,不知校長尊意如何?蔡元培當即作了批複:“此提議鄙人甚所讚成。同學中有讚成斯舉者,可速赴齋務處報名,以便議定辦法。”該批複意見與林明侯的《請於校內增設餐堂另訂素食章程書》一起在1917年11月15日的《北京大學日刊》發表後,北大校內一度興起素食的熱潮,許多老師和學生都開始素食。

蔡元培還在北大倡導發起組織北大“進德會”,1918年1月19日《北京大學日刊》刊登的《北大進德會旨趣書》中,把“不食肉”作為“正心修德”的一條重要標準,指出會員修身的最高等級是“八不”:不嫖、不賭、不納妾、不作官吏、不作議員、不吸煙、不飲酒、不食肉。

1921年,蔡元培因腿病不能行走,醫生覺得病時素食不易調理,勸他恢複肉食。蔡元培在《自寫年譜》中雲:“(我)素食十二年,至民元(國)十年,在北京因足疾被醫生勸告而又食肉,深愧不如李君(即李石曾)的堅定”。(據《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