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通常多病共存 應多病同治等
直言不諱
從整個人類死亡疾病譜可以看出,因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死亡的人占到80%,而這些疾病都與年齡增長有關。高院長說,老年人得這些慢性病都是在身體衰老的基礎上得的,病情比普通成年人複雜得多。老年人往往都是多病共存,身上同時有好幾種慢性病,各種病的症狀互相掩蓋,症狀不明顯,給診斷和治療帶來很大困難。
比如說,一般病人心肌梗塞一般會心口劇烈疼痛,而老年人心絞痛則有70%以上表現為頭痛、牙疼、上肢疼痛等,如果這些症狀被忽略,那麼將會造成重大誤診。高院長說:“老年人往往因為神經反應遲鈍或者是腦癡呆,對自身症狀表述不準確。”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出現與組織器官衰老相關的代謝疾病是必然現象,如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冠心病等都可歸納為與動脈硬化相關的疾病。對於這類疾病應同治同防,異病同治。一個老年人身上可能有多種疾病,但不可能每種病都配一種藥。
高院長說:“我很喜歡中醫的一句話,‘急者治標,緩者治本’,現在大多數醫生都偏重治標而忽略治本。為老年人治病,特別需要強調標本兼治。所以,對待老年患者,不僅僅應該告訴他是什麼病,還要向他介紹一些相關的防治知識。”
如何早期發現老年癡呆症狀
我們所說的老年性癡呆就是阿爾茨海默病,主要病因是一種有毒的蛋白質在腦細胞中聚集,導致細胞變性。會表現為對視覺空間的感覺喪失,比如,經常迷路;執行功能、分析判斷、理解能力下降,如經常上當受騙,買的上萬元的保健品一點用沒有,家人怎麼阻攔都沒有用,這就是分析判斷能力有問題了,甚至行為人格都有障礙。
老年癡呆初期識別:主要表現為記憶減退,健忘相當厲害,最近幾天發生的事情都記不住,過去經曆的事全都忘記,並伴有判斷力、分析能力及執行力的進行性減退,難以處理複雜問題。
老年癡呆中期識別:表現為各種能力更為明顯減退,視空間能力的下降、語言障礙進一步明顯,出現失語症狀、情感膚淺而多變、抑鬱而無動於衷、急躁不安而大怒;日常生活能力受損。
老年癡呆晚期識別:表現為各種能力基本消失,記憶力嚴重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並伴有大小便失禁、肢體僵直,且基本不發出任何聲音。
老年癡呆治療大致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是除藥物以外其他療法,包括護理、康複訓練,多種方法綜合治療。護理不隻包括生活護理,還有心理護理、安全護理、怎麼應對異常精神行為症狀等。
遠離鼠標手
現代社會,電腦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工作和生活必需品,鼠標幾乎天天霸占著人們的手,為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導致不少人的手腕開始出現種種不適。雙手出現刺痛感、麻痹感、無力感等症狀,被稱為“鼠標手”,醫學上稱為“腕管綜合征”。為防治“鼠標手”,建議大家可從以下幾方麵做起。
墊高手腕。使用鼠標時,手臂不要懸空,以減輕手腕壓力。移動鼠標時不要用腕力而盡量靠臂力操作,以減少手腕受力。
選弧度大的鼠標。最好選用弧度較大、接觸麵較寬、有助於手指力量分散的鼠標。
1小時休息一次。建議大家每連續使用鍵盤鼠標1小時左右,最好休息約15分鍾。可以在休息期間活動一下手腕,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鬆手指的動作。
放低手臂。使用電腦時,鍵盤和鼠標的高度,最好低於坐著時的肘部高度,這樣有利於減少操作電腦時對手腕、腰背和頸部等部位的損傷。在手臂自然下垂時,肘關節的高度就是鍵盤和鼠標應擺放的高度。
常做手指操。經常活動手部關節,反複30次;鍛煉拇指,手指伸直握拳,反複數次,拇指外展,揉按合穀穴(即虎口,在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中間凹陷處),揉壓大魚際(大拇指下肥厚處);手握類似擀麵杖的物品,做下旋動作。適當用力沿順時針、逆時針方向牽拉搖動腕關節1~2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