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隨機應變,與時俯仰(3)(1 / 3)

張公的見解,可謂十分正確和到位,之於做人的個體者來說,遇到煩心事,不平事,吃虧事,揪心事,該忍就忍能忍就忍!忍,不是濡弱;忍,也不是退縮;忍,也不是無骨!所有的容人之忍讓人之忍及負重之忍,都是一種大道,一種有利於自我順風前行的大道。

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一味地“忍”或一味地“挺”,都不夠全麵,隻有做到忍與挺兼顧,方可稱得英雄之舉。

杜月笙是舊中國上海灘著名的流氓大亨,十裏洋場的“第一號聞人”和“工商界巨子”。其權勢之顯赫,甚至敢於在“太子”頭上動土。

蔣介石為扭轉全國嚴重的財政經濟危機,在1948年夏天特派兒子蔣經國督導上海地區經濟管製,並組成了逮捕不法之徒的“打虎大隊”。恰在這時,杜月笙的三兒子杜維屏因私自套彙港幣45萬元外彙,被蔣經國查獲。蔣經國大為震怒,立即下令逮捕了杜維屏,這在上海灘引起了巨大震動。

杜月笙從來隻有“損”人,沒有被人損過。對於蔣經國的下馬威,杜氏門徒建議“老師”給蔣經國點顏色看看,讓這位“皇太子”知道上海灘不是新贛南。但杜月笙卻不動聲色,既不向主管方麵求情,也不跟親朋故舊訴苦,反而一本正經地說:“國法之前,人人平等,杜維屏果若有罪,我不可能也不應該去救他。怕什麼,我有八個兒子,缺他一個,又有何妨?”

有一天,蔣經國把各業巨頭約到浦東大樓,準備對杜月笙施加新的壓力。杜月笙明知是“皇太子”擺的“鴻門宴”,卻不便“拒邀”,會議一開始,蔣經國即正色道:“對這次幣製改革,上海各界人士熱烈讚助者很多,但有少數不明大義的人,投機倒把,屯積居奇,興風作浪,影響國計民生。本人此次進行經濟檢查,若囤積物資逾期不放,一經查出,全部沒收,並予以法辦。”

蔣經國的話顯然是講給杜月笙聽的。豈料他的話音剛落,杜月笙立即發言:“我兒子違反國家的規定,是我管教不嚴,我把他交給蔣先生依法懲辦。不過我有一個要求,也可以說是今天到會各位的要求,就是請蔣先生派人到‘揚子公司’的倉庫去檢查檢查。揚子公司在囤積的貨色方麵盡人皆知是上海首屈一指的。今天我親友的物資登記查封,也希望蔣先生能一視同仁,把揚子囤貨同樣予以查封,這樣才服人心。”杜月笙還軟中帶硬地說:“倘若蔣先生吃不準,我可以陪你檢查。閑話一句,我身體有病,不能多坐了。”說完離座而去。杜月笙的發言猶如一顆重磅炸彈,語驚四座。工商界巨頭們不禁暗中佩服這位大亨。杜月笙竟然軟硬兼施,“皇太子”自然也不會示弱,他立即表示“揚子”如有犯法行為,決不寬恕。

一時之間,“揚子囤貨案”弄得滿城風雨,街談巷議,紛紛嘲諷蔣氏家族的醜聞。揚子公司原是一家“皇親國戚”公司,孔祥熙的大公子孔令侃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孔少爺憑著他是蔣介石的外甥,根本不把“打虎大隊”看在眼裏。但杜月笙先發製人,蔣經國又不能按兵不動,遂下令查封了“揚子”之倉庫。孔令侃立即向小姨媽宋美齡求援,哭訴蔣經國自相殘害手足的舉止。宋在調解未果的情況下,又搬出了蔣介石。蔣介石聽罷原委後,不禁埋怨起兒子來,認為他畢竟出道不久,怎麼假戲真做,打“虎”打到自己家族頭上來了,結果,揚子一案不了了之,杜月笙的三公子也早在此事了結之前出了監獄。杜月笙這招忍挺兼顧實在是“辣”呀。

忍是一種境界,小忍則透小境界,大忍則闡大境界!凡大忍者,必成大事,小忍者,亦可為大謀。做人有手腕,自然處忍與不忍於胸腹之中。“小不忍則亂大謀”,講究做事的方圓之道。“忍”不能沒原則的忍:不該忍的忍,那是懦弱的表現;該忍的不忍,那是魯莽的作為。

生活中工作中與他人之間出現了一些小誤會、小磨擦、小分歧或者小過失,我們主張,應該以謙默忍讓之心對之,當忍就得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