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攻心為上,不戰而勝(1)(2 / 3)

初到江東的諸葛亮,作為弱國的使者,而且獨自一人,看上去給人勢單力孤的感覺。那些怕硬欺軟的謀士們,倚仗著人多勢眾,在自己的地盤,個個盛氣淩人。諸葛亮決心先打掉他們的氣焰,所以他出手淩厲,製人要害,像張昭這樣的江東首席謀士,憑他的囂張氣勢,也不過勉強與諸葛亮周旋了三個回合。他突出的弱點就是主張降曹,投降是既無能又無恥的表現。諸葛亮看準了這一點,在曆數劉備一方怎樣仁義愛民、艱苦抗擊曹操之後,話鋒一轉:“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應譽欺人;坐議交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一下子點到了張昭的痛處,使他啞口無言。

接下來的虞翻、步鷹、萍蹤、陸績、嚴峻、程德樞之流,都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如薛練與陸績出於貶低劉備,抬高了曹操的身份,這就犯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的輿論大忌。諸葛亮一把抓住這點,斥責他們一個是“無父無君”,一個是“小兒之見”,說得兩個人“滿麵羞衡”,先後“語塞”。嚴峻與程德樞完全是迂腐儒生,一個問諸葛亮“適為儒者所笑”,諸葛亮尖銳地指出:“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小人之德……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甚至屈身變節,更為可悲。準確有力地擊中對方的弱點,使對方垂頭喪氣,理屈詞窮。

在一場唇槍舌劍中,對手總有說漏嘴的時候,這正是窮追猛打的好機會。這種辦法用以對付傲氣十足的對手較易奏效,因為對方一丟醜便像鬥敗的公雞一樣,垂頭喪氣,沮喪不已。因此,一旦抓住他們的弱點,傲者比謙虛的人更容易打敗。

智慧經:

隻要留心,辦事的突破口隨處可見。

有了突破口,才有辦成事的希望。

隻要拿他最喜歡或忌諱的東西去誘惑或打擊他,他就必定上鉤無疑,授你把柄。

2.得體的讚美,會使你更迷人

長期以來,我們有一個偏見,那就是將那些善於說讚美話的人一律稱之為“馬屁精”,好像這些人人格多麼低下,多麼不恥於和人們相提並論似的。其實,這是對人際關係的一種誤解。

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席萊說:“我們極希望獲得別人的讚揚,同樣的,我們也極為害怕別人的指責。”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周圍的人或多或少都在說著讚美別人的話,隻不過這種方式是多樣而已。就人際關係日益複雜的今天來說,多說讚美話不僅不是壞事,而且是好事。

在現代交際中,幾句適度的讚美對成功做人來說必不可少,一個人總想客觀的了解自己,又想得到他人的認同,如果為他人所讚美,他往往會有種成就感,也往往對讚美他的人產生好感。

伊斯曼是美國著名的柯達公司的創始人,他捐贈巨款在羅切斯特建造一座音樂堂、一座紀念館和一座戲院。為了承接這批建築物內的座椅,許多製造商展示了激烈的競爭。但是,找伊斯曼談的商人們無不乘興而來,敗興而去,一無所獲。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優美座位公司”的經理亞當森前來會見伊斯曼,希望能夠得到這筆價值9萬美元的生意。

亞當森被引進伊斯曼的辦公室後,看見伊斯曼正埋頭於桌子上的一堆文件,於是靜靜地站在那裏仔細地打量起這間辦公室來了。

過了一會兒,伊斯曼抬起頭來,發現了亞當森,便問道:“先生有何見教?”

這時,亞當森沒有談生意,而是說:“伊斯曼先生,在我等您的時候,我仔細地觀察了您的這間辦公室。我本人長期從事室內的木工裝修,但從來沒見過裝修得這麼精致的辦公室。”

伊斯曼回答說:“哎呀!您提醒了我差不多忘記了的事情。這間辦公室是我親自設計的,當初剛建好的時候,我喜歡極了。但是後來一忙,一連幾個星期都沒有機會仔細欣賞一下這個房間。”

亞當森走到牆邊,用手在木板上一擦,說:“我想這是英國橡木,是不是?意大利橡木的質地不是這樣的。”

“是的。”伊斯曼高興得站起身來回答說:“那是從英國進口的橡木,是我的一位專門研究室內裝飾的朋友專程去英國為我訂的貨。”

伊斯曼心緒極好,便帶著亞當森仔細地參觀起辦公室來了,把辦公室的所有的裝飾一件一件地向亞當森做介紹,從木質談到比例,又從比例談到顏色,從手藝談到價格,然後又詳細介紹了他的設計經過。這個時候,亞當森微笑著聆聽,饒有興趣。

直到亞當森告別的時候,倆人都未談及生意。你想,這筆生意落到誰的手裏,是亞當森還是亞當森的競爭者?

亞當森不但得到了大批的定單,而且和伊斯曼結下了終生的友誼。為什麼伊斯曼把這筆大生意給了亞當森?這與亞當森的口才十分有關。如果他一進辦公室就談生意,十有八九會被趕出來的。

亞當森成功的訣竅是什麼?說來很簡單,就是他了解談話的對象。他從伊斯曼的經曆人手,讚揚他取得的成就,使伊斯曼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把他視為知己,這筆生意當然非亞當森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