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業機關的在野派與當局派競爭管理行政權,他們從拉攏股權入手。開始登記股權後,在野派活動甚力,所拉攏的股權超過當局派。自信已操勝券,對於當局派的注意力,因此懈怠。誰知當局派把拉攏到的股權暫時藏起,不辦登記手續,真到登記限期屆滿的一霎那,全數攜往登記。細察當局派的鬥智經過,實在是孫臏減灶的方式。
無論是戰場上,還是在商場上,實力總是決定一個人地位的重要因素。所以,許多人始終將保持著自己的實力作為用兵第一大法。
智慧經:
隱密實力--使其猜疑,達到分散對手心緒的目的。
隱密實力就是攪亂、誤導對手的視線,以達到攻其不備的目的。
5.你能看多遠,你便能走多遠
每一群狼都有自己的領地。它們憑借嗥叫聲和氣味來劃定疆界。幾乎所有可以活動的地域都被狼群分踞了。每群狼都有一隻頭狼統治著它們,這塊領地就是頭狼的地盤,其他狼群或獨狼是決不敢貿然闖入這些領地的。也正是因為頭狼認識到了擁有自己地盤的重要性,才能在自己的地盤上坐享其成,享受統治者的一切資源。
動物對資源的認識也許就隻有局限在食物和繁衍後代上,而對於人類來說,資源的外延可以擴展到無限大。每個人也都在自己的地盤上,或者是擁有資源的人,或者是被人擁有的資源。你是願意成為一個“人力資源”呢,還是成為支配資源的人?
有一個人一直想成功,為此,他做過種種嚐試,但都以失敗告終。為此,他非常苦惱,於是就跑去問他的父親。他父親是個老船員,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卻一直在關注著兒子。他沒有正麵回答兒子的問題,而是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很早以前,我的老船長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老船長告訴我:“要想有船來,就必須修建屬於自己的碼頭。”兒子聽了這話沉思良久。之後,他不再四處嚐試,而是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後來,他成了令人羨慕的博士後。現在他根本不必四處找工作,倒是有不少公司經常打電話來來請他加盟,而且待遇好得驚人。
人生就是這樣有趣。做人如果能夠做到拋棄浮躁,錘煉自己,讓自己發光,就不怕沒有人發現。與其四處找船坐,不如自己修一座碼頭,到時候何愁沒有船來停泊。
人是不滿足於自己的處境的,這種不滿足往往不是因為一日三餐吃不飽,而是不甘心於被人支配,都想擁有更多的地盤,更多的資源,也想有更多的支配權。地盤越大,支配權越大的人往往被認為生命越成功。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一隻雞雖然渺小,但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雞頭可以決定一隻雞的生活方式。而鳳尾不過是高級附庸,隻占據配角位置,受製於鳳頭,服務於全體,作用並非舉足輕重。
朱元璋的故事在這裏是一個不得不講的故事。
朱元璋在稱帝之前是一個百折不扣的下等人,他能最後奪取天下,是他一個人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他的身邊有很多才能卓越的人,可為什麼隻有朱元璋成功?就是因為他修建好了自己的碼頭。
當年朱升向朱元璋獻上的九字箴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就是朱元璋修建自己碼頭的最好詮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是怎樣的策略呢?概括地說,就是要加強軍事力量,保住自己的地盤,防守中立於不敗之地;加強經濟實力,以充足的給養支持軍隊和政權;不要過早地暴露稱王稱帝的意圖,不到時機成熟決不輕易出擊,以避免遭到競爭對手的嫉恨和攻擊。
另外,朱元璋為了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下保護自己,避免消耗自己的實力,就要在各股政治勢力之間周旋。1357年,紅巾軍將領劉福通兵分三路北伐元軍,一時間,“所在兵起,勢相連接”。
然而,朱元璋此時卻在劃地自保,躲在後麵,一直在悄悄發展自己的勢力。他始終量力而行,盡量避免與元軍發生正麵衝突。不僅如此,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朱元璋與元軍將領察罕帖木兒部之間的關係也十分曖昧。察罕帖木兒是元廷悍將,元朝得以暫時不亡,多賴察罕帖木兒支撐。察罕帖木兒趁山東各路豪強相互攻殺之機,揮兵東進,一路所向披靡。麵對氣勢強盛的察罕帖木兒,朱元璋於該年八月派遣使者,致書察罕帖木兒,跟他拉攏關係。
所以朱元璋得以避開了察罕帖木兒的主力進攻,但各路北伐的紅巾軍也因此付出極大代價,最後相繼失敗。就是這樣,朱元璋慢慢把天下變成了他的碼頭。
在和平和多樣化的時代,現代人可能不再去想什麼獨霸天下之類的事,但誰都想在有限的生命裏賺更多的錢,拚命的工作,可是靠自己的一雙手,你就是累死也隻能糊口,所以真正的富人不僅會經營自己還會經營別人。
其實,成功者是不用工作就可以過得很好的人,怎樣才能不工作就致富呢?他們知道必須讓別人為自己打工,就必須得有自己碼頭。碼頭修好了,自然有船來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