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從大的方向上來說,是不謀而合、異曲同工。所謂相同的地方,就是更多的以信息技術和先進製造業的結合,或者說以“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的結合,帶動整個新一輪製造業發展。發展的最大動力還在於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或者用德國人的講法,叫CPS係統(信息物理係統)。
所謂不同的地方,兩國工業發展的階段不同。德國基本上實現了3.0,現在正在從3.0向4.0發展,也就是生產的自動化向網絡信息化這方麵去邁進。就中國的工業來說,我們地區之間、行業之間、企業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我們甚至有的企業還要補2.0到3.0這一課,就是從電氣化到自動化這一課,同時也要適應整個發展的需要。
所以我們不同的企業,針對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要加速發展。當然有一個最好、最大的機遇,就是互聯網技術在製造業的應用,這將成為新一輪加快發展的一個最大的催化劑和最大的一個引擎。
記者:《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結合點在哪?如何相互促進、更快地發展?
苗圩:“互聯網+先進製造業”將成為“互聯網+”最先突破的一個領域。首先《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以智能製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世界各國有一個共識,所謂智能製造就是要研發出一批智能化的產品。比如說現有的工業機器人,其實是程序控製的一個裝備,它沒有智能化。有人如果誤操作了,很可能被機器人傷到。如果將來加了人工智能在這個機器人裏,那麼它發現附近安全距離內有人的話就不會去操作,這就是智能化產品的標誌。
其次,我們還要在企業層麵,建立工業互聯網或者叫物聯網。任何人之間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信息的無縫銜接,實時的交流和共享。將來可以在四個維度,即物和物、物和人、人和物、人和人之間做到信息的充分交流和共享。有一個標誌性的產品,世界汽車工業都把2020年實現全無人駕駛作為一個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使車和車之間、車和路之間、車和人之間信息要大量交流,要通過信息的運算、大數據的分析,指導車輛該怎麼樣去行駛,這是一個龐大的係統工程。如果實現了,這是對生產力的解放,那又是一場革命,每一天要減少多少人開汽車,把人從這個位置上解放出來。所以這方麵,還是大有可為的。另外還要搭建整個物聯網的基礎,解決現在帶寬不夠、速度不快、資費過高等問題。
還有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就是網絡安全的問題。如何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下,在一個大數據不斷交流共享的過程當中保護個人的信息安全,進而保證一個國家製造業的安全,這都是需要我們研究的重要問題。
記者:傳統產業和互聯網的結合能帶來哪些改變?
苗圩: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會不會對我們現在的傳統製造業的模式帶來一個顛覆性、革命性的改變?我們和世界的同行交流過程中,大家一個共同的看法是“一定會”。
比如說現在已經開始的眾創、眾包、眾籌,這些概念隨著互聯網的應用,已經開始逐漸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了。現在拍電影,要想籌集一筆錢,你可以在網上發一個消息,我這個電影的劇本是什麼,我的創意是什麼,我大概投入要多少,我預測我將來放映能賺多少錢,然後把這個好的主意放到網上去,有很多人感興趣,他可能就往裏投錢,可能一個人投的份額很小,把大家的錢集中起來,這就是一筆可觀的資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是因為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給我們創造了條件來實現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