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國社區金融體係的建立途徑
社區銀行已經成為當前學術界和實務界討論的熱點,對於其建立途徑眾說紛紜,一般來說可以有以下兩種途徑:
1.由民營企業資本組建新的社區銀行。采取這種方式的有利條件是當前民營企業資本組建民營銀行的願望很強烈,新組建的股份製社區銀行沒有曆史包袱,產權容易清晰,市場定位目標明確。但如何防範民營銀行資本由於強烈趨利動機導致過度擴張造成金融風險,防止民營銀行資本股東控製社區銀行從而獲取關聯企業貸款等問題,可能導致監管當局在機構審批時十分謹慎,市場準入較難。
2.將現有小銀行機構改造為社區銀行。社區銀行應誕生於社區居民和中小企業客戶資源較多的縣域。當前,在這些地區的農村信用社由於市場變化正亟須要轉型,因此將在城區和城郊的農村信用社改造為社區銀行也是間接成立社區銀行的可行途徑,這正好與當前中小金融機構改革相統一,易於被決策層采納。但這種途徑的不利條件之處是現代企業產權規範化改造難,民間資本出於對沉重的不良資產包袱的畏懼入股積極性可能不高。
在2002年成立民營銀行的呼聲一度很高,以徐滇慶為首的一些國內學者與各地民營企業家合作推出了在全國建立五家試點民營銀行的方案,但監管層出於對金融風險的憂慮對此不甚讚同,中國銀監會更傾向於後一種方案。從實際情況看,對農村信用社實行社區銀行改造條件基本具備,具有明顯的優勢。一是農村信用社是地方性機構,組織的資金全部用於支持當地經濟發展,符合社區銀行主要服務社區經濟的要求;二是農村信用社長期以來以個體金融業務為主,符合社區銀行大力發展個體金融業務的要求;三是農村信用社在開辦社區金融業務方麵已做了一些大膽有益的探索,為實現社區銀行改造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四是農村信用社網點遍及每一個社區,把金融服務延伸到了農戶的家門口,這與社區銀行金融服務貼近居民的要求相一致;五是國務院在《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國發[2003]15號)中已明確提出要把農村信用社逐步辦成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為把農村信用社改造成社區銀行奠定了政策基礎。鑒於此,農村信用社必須按社區銀行模式加快改造步伐,確保農村信用社社區金融業務持續、健康發展。除此之外,央行副行長吳曉靈也提出可以將國有商業銀行沒有能力在當地放款且達不到一定比例的縣級機構改組成當地的社區銀行,發揮社區銀行貼近客戶的優勢改進縣域金融服務。
與社區銀行類似,社區發展金融機構的建立也有改造和新設兩種途徑。從改造方麵看,強化政策性金融對縣域經濟的支持,首先必須解決好當前最重要的縣域政策性金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定位和發展問題。對於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應該做到明確功能定位、擴大業務範圍;轉換經營機製、強化風險管理;拓寬資金來源、降低融資成本,使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真正成為縣域經濟發展中政策性支持的主力軍。對於老少邊窮地區現有的農村信用社,可以改組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基層網點,專門從事扶貧開發工作。這樣既可以改變現有信用社曆史包袱沉重,無法維持發展的困境,又可以解決國家政策性銀行因缺乏基層網點不能有效行使職能的問題。從新設途徑看,有必要建立一些新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比如為了解決西部的發展問題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問題,開始考慮成立西部開發銀行和東北振興銀行。同時根據各地經濟發展的差異,應當考慮成立專門的政策性銀行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應當具有不同的層次,既可以由國家獨資,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成立地區級的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由於中小企業的外部淨正效益在地區的範圍內表現得更強,地方出資的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應當會具有更大的比較優勢,從而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時,從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手段來看,在繼續加強政策性貸款力度的同時,實現政策性支持手段的多樣化,大力發展政策性抵押擔保業務。
參考文獻:
1.Anonymous。The RoleofCommunity Banksinthe U。S。Econo-my。EconomicReview,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y,ABI/IN-FORMGlobal,2003.
2.Avery,RobertB。andKatherineA。Samolyk。BankConsolidation andSmallBusinessLending:TheRoleofCommunityBanks。JournalofFi-nancialServicesResearch25,2004,(2-3):pp。291-325.
3.Berger,Allen N。,Seth D。Bonime,Lawrence G。Goldbergand LawrenceJ。White。TheDynamicsofMarketEntry:TheEffectsofMergers andAcquisitionsonDeNovoEntryandSmallBusinessLendingintheBank-ingIndustry。FinanceandEconomicsDiscussionWorkingPaperSeries,Fed-eralReserveBoard,1999,(41)。
4.Berger,Allen N。,Nathan H。Miller,MitchellA。Petersen,Ra-ghuram G。RajanandJeremyC。Stein。DoesForm Follow Function?Evi-dencefromtheLendingPracticesofLargeandSmallBanks,NBERWorking PaperSeries,WorkingPaper8752,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2002.
5.Berger,Allen N。,RichardJ。Rosenand GregoryF。Udell。The EffectofMarketSizeStructureonCompetition:TheCaseofSmallBusiness Lending。FRBChicago WorkingPaper,FederalReserveBankofChicago,2001,(10)。
6.馮興元、何夢筆、何廣文,“試論中國農村金融的多元化———一種局部知識範式視角”,載《中國農村觀察》2004年第5期。
7.劉偉、朱雨順,“從美國社區銀行看我國農村信用社的發展”,載《農金縱橫》2004年第3期。
8.巴曙鬆,“社區銀行能否成為中國銀行業放鬆管製的突破口?”,載《現代管理科學》200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