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貨幣的國際化程度與資本項目可兌換(3 / 3)

美元是第一國際貨幣,其國際度為10.25;歐元次之,為2.27;日元第三為1.17.而人民幣的國際度數值隻有0.19.

綜上所述,一國貨幣的國際化程度,與其貨幣可兌換後所麵臨的風險程度密切相關。因此,一國在選擇資本項目可兌換戰略時應充分考慮本國貨幣的性質,深刻認識國際貨幣與非國際貨幣在貨幣可兌換方麵的較大差異,根據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特別是本國的具體情況推進貨幣可兌換的進程。

四、基本結論及建議

1.國際社會對一國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要給予充分的自主選擇權。

由於國際貨幣與非國際貨幣的巨大差異,非國際貨幣國家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過程中就不能盲目照搬國際貨幣國家的理論和依據,必須從非國際貨幣國家的客觀實際出發,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製定符合本國國情的管理戰略。此外,還應充分認識到,對於非國際貨幣國家而言,貨幣的不可兌換或不完全可兌換是客觀存在的,其本幣能否成為國際貨幣,並不由一國自身資本項目開放政策所決定,而取決於國際社會對其貨幣的認可程度。所以,我們籲請國際社會和國際組織充分認識國際貨幣國家與非國際貨幣國家在推進貨幣可兌換進程中對本國經濟影響的巨大差異,在評價國際貨幣國家和非國際貨幣國家的金融開放程度和金融風險時應加以區別對待,並充分尊重非國際貨幣國家在資本項目可兌換和外彙管理製度方麵自由選擇的權利,同時盡量給予切實有效的支援。各國經濟自由化、一體化步伐應由各國自己決定,如果外部壓力過大,被迫倉促決策,可能危害這些國家,也可能危害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體係的正常運行,最終也會影響發達國家的經濟利益。因此,要允許和鼓勵各國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采取最適合於本國特點的方法和步驟,推進貨幣可兌換進程,逐步融入國際經濟與金融體係。

2.借鑒國際貨幣國家資本項目可兌換的經驗,尋找開放平衡點。

雖然國際貨幣國家與非國際貨幣國家有很多不同的特征,但國際貨幣國家在資本賬戶開放中的很多經驗還是值得非國際貨幣國家總結和借鑒的。同時,非國際貨幣國家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也可以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本國的外彙資源等客觀狀況,逐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進程,並創造條件推進本國貨幣的國際化進程。但在推進過程中,適度的外彙管製和審慎監管的措施是必要的,因為外彙管製是非國際貨幣國家調節對外經濟的重要手段,也是一定時期內必要的製度安排。這一製度不僅能增加非國際貨幣國家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也能增強非國際貨幣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國際競爭力。因此,作為非國際貨幣國家,為了保持自身對對外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應在外彙管製與放開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便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3.非國際貨幣國家要充分考慮獲得國際貨幣資源的能力,逐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

貨幣可兌換進程中的重要約束條件就是擁有外彙資源的狀況和獲得外彙資源的能力。相對於進口、債務狀況、彙率穩定、經濟發展以及清償等方麵的需要而言,如果有足夠的外彙資源,並且在獲得和支付外彙的能力方麵具有可持續性,那麼,承受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風險能力就相對大一些,從而可以適度加快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相反,如果外彙資源有限,清償和支付能力不足,就要謹慎對待資本項目可兌換。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鼓勵資本流入,尤其是長期資本流入,限製或適度控製外幣資本的流出,但不需要限製和控製本幣資本、設備、技術等實物和無形資本的流出。而對短期資本無論是流出還是流入都要謹慎,防止短期資本進出的劇烈波動對一國經濟及金融體係造成的衝擊。

4.應積極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進程。

人民幣在周邊國家雖有流通,但國際度很低,依然是非國際貨幣。所以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中,依然受非國際貨幣製度的先天性約束。但是,相對眾多弱勢非國際貨幣國家而言,人民幣的境外流通態勢,又有助於樹立其國際信心,減輕外彙儲備壓力。另外,到2005年底,我國的外彙儲備達到了8189億美元,居世界第二。因此,目前我國外彙資源充足,我們有條件積極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

事實上,2001年以來,我國政策部門加快了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目前,外資不僅可以進入中國的B股市場,還能夠通過參與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造以及QFII製度進入中國的A股市場,2003年4月起,外資還可以對境內企業進行股權和資產並購。加入WTO時期,金融服務業將對外全麵開放。

今後,我國可從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具體子項和具體國別兩個維度進行政策選擇。資本項目可兌換在某些子項的選擇上,可以適度加快開放步伐或取消管製,或選擇一些把人民幣流通範圍較廣或可用作儲備的地區與國家,作為資本項目開放的先行試點區域,並就某些可兌換資本項目與這些地區或國家首先簽署的有關協議。此外,在外彙資源充足的條件下,應該放鬆外彙管製。比如,放寬個人用彙及個人資產轉移;放鬆境外投資政策,出台QDII相關政策;放寬外彙賬戶管理政策,等等。

5.在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中強化風險監管。

隻有建立了完善的風險監管體係才能做到“放得開,管得住”。因此,積極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的基礎和核心是建立完善的風險監管體係。目前,我國對跨境資金流動的監管仍側重於事前,雖然已經初步建立了一些風險監管體係,但尚不完善,需要下大力量做好一係列基礎工作,建立完善的風險監管體係,才能準確監測跨境資金流動的狀況並科學預測金融風險,大大改善資本管製的效果,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防範金融風險,從而積極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