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淺析證券投資基金治理結構(3 / 3)

2.基金的組織與管理。

這通常會涉及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的選擇標準及選定的管理人和托管人的外部關係、內部組織和業內信譽等,同時也要考慮管理人和托管人的具體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個人經曆以及人品聲望等,在絕大多數國家,對於充當基金管理人或托管人的機構以及基金的具體經理人員均有專門的資格要求。基金的托管機構應當被賦予監督基金管理人的責任。基金托管人不僅要保證基金的資產不被非法占用、挪用或轉移,還要根據基金的章程檢查、監督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活動,在自己的責任範圍內保證基金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的保護。

3.基金的信息披露。

在不妨礙基金正常商業運作的基礎上,應當加強信息披露的強度,比如在中期報告和年報中應當對報告期間虧損最嚴重的投資做出說明。同時,也可以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對基金管理公司的內控製度是否得到切實執行進行獨立的審計,並出具相應的審計報告。通過上述信息披露措施,使基金管理人的活動“在陽光下進行”,利用輿論和市場的壓力使管理人減少損害持有人利益的行為。一般來講,基金管理人提供給投資者的計劃都要有充足的投資信息,以便於投資者做出自己的決定。其中這些信息要求在具體操作前,都要讓投資者了解。信息要求包括如下:①說明在信息充分提供的前提下,一旦投資者選擇了某一個投資組合,就意味著要同時承擔投資組合所帶來的風險和收益;②每一個基金的投資目標、風險和收益,以及所投資的資產類型和分散度,都要描述清楚;③說明投資者怎樣獲得投資指導;④交易費用和成本的說明,例如銷售傭金或贖回費用,這都是設定在投資者的成本中;⑤基金管理人可以提供給投資者所需要的額外的信息、服務等等。

(二)充分發揮獨立董事作用

1.獨立董事占多數。

所有的基金董事會中,獨立董事應占大多數,而不僅是現行法律要求的1/3.1962年,美國就已發現40%的獨立董事比例對基金監管起不到應有的效果。近年來,美國的許多基金發起人經曆了重組,使獨立董事不少於75%。因此,我們應認識到設立多數獨立董事在保護基金股東利益方麵的價值。

2.獨立董事應獲得準確、充分的信息。

需要確保獨立董事接受的信息是準確、客觀而且完整的。如果獨立董事不能在適當的時間從適當的人獲得適當的信息,即便是最獨立、最自信的董事都不能有效地工作。顯而易見,大多數信息來源於管理當局。許多董事會的事務可能是按部就班的,不必傾聽外部的意見,對於董事來說,能夠聽取律師和審計師的客觀建議是非常重要的。董事們是否獲得足夠的信息,將決定他們能否履行對股東們應盡的誠信責任。

(三)健全基金經理報酬機製

在一般的委托代理關係中,由於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效用函數的不一致,很難使代理人按委托人的要求去努力。不僅如此,自於存在信息不對稱,委托人不能直接觀察到代理人的行動,隻能觀察到由代理人行動和其他隨機因素共同作用的行動結果,因此對代理人的監督成本很高。然而激勵安排可以使二者部分重合,手段就是賦予基金管理人以“剩餘索取權”,讓管理人參與基金收益分配。使基金管理人的報酬與基金的業績相掛鉤,從而盡量實現基金管理人與持有者的目標函數兼容。

我國基金的管理費用已從原來的固定比例收取改為固定提取比例加業績報酬,分配製度的激勵優化有利於改變基金管理人旱澇保收的局麵,促使基金管理人爭取跑贏大勢。但從根本上說,投資收益率隻能衡量基金的經營成績,不能反映基金的經營風險,不是綜合衡量基金業績和風險的最佳指標,因此從進一步完善的角度看,隻有能綜合衡量基金業績和風險的指標才能作為業績報酬提取的基本依據。

(四)發展基金的外部競爭市場

對開放式基金而言,基金經理人的資源自然由市場這隻“無形的手”來進行調節和配置。由於開放式基金規模不定和可以贖回,必然導致“優勝劣汰”,如果基金管理人管理有方,業績良好,吸引力就會越來越大,其規模也會不斷擴充,所收取的基金管理費就會越來越多;反之,基金業績差,要求贖回的就多,基金規模就會萎縮,基金管理人的收益就得不到保證,就難以為繼,就被迫從市場退出。市場對基金經理人增加了無形的壓力,迫使其提高效率。而業績良好的基金經理人會得到更多基金單位的申購,從而管理更多的基金資產,事實上實現了基金經理人資源的配置,為基金經理市場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在封閉式基金情況下,可以考慮設定一些指標使得如果一個基金在長期不利經營的情況下能夠向優秀的基金管理人轉移,這樣不僅鼓勵了優秀的基金管理公司,增加了其優秀理財的激勵機製,同時也避免了較差的基金經理人繼續管理導致更大風險產生。對優秀基金經理人來說,多管基金等於多獲得管理費收入,這有利於強者恒強,也有利於整個基金市場形成真正的競爭關係。隻有讓更優秀的基金經理人有管更多基金的機會,對它才有更多的激勵,同時對其他基金經理人才有更多的約束,而資金向優秀基金經理人集中也有利於主管部門的監管,有利於發揮基金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也有利於真正從業績回報上體現保護投資者利益。基金資產向優秀基金經理人集中,這也最終會為投資者帶來實惠。

參考文獻:

1.郭寶新,傅斌著:《現代投資基金管理與運作》,中國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

2.魯開宏著:《投資基金學》,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年版。

3.劉素勝主編:《共同基金的管理與運作》,企業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4.王益主編:《證券投資基金研究文集》,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5.歐陽剛、孫慶瑞:《基金治理結構的比較研究》、《證券市場導報》,2001年第5期,第32~36頁。

6.蔡軍祥:《英美證券投資基金內部治理結構的比較及啟示》、《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第7~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