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材料作文導寫做人與品行(2 / 3)

一個人、一個國家受到尊重往往並非因其能力有多強,而在於其堅守正直的原則。如今,中國的國際地位日趨提升,民富國強隻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還在於無論麵對什麼問題,中國均不輕易妥協,一直堅持公平、正義。舉個簡單的例子,目前克隆技術越來越成熟,且被廣泛地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國一直不反對治療性克隆,卻堅決禁止生殖性克隆。正是中國對社會正義的堅持,不對利益妥協,讓中國得到了許多好朋友。

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要堅持正直,因為正直是立身之本。

內容:本文以“正直”為切入點,論述了其重要性與必要性。文中,作者既引用佳句又舉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使中心論點鮮明而內容豐富。故本項評18分。

表達:文章在引用名人名言時形式靈活;在事例論證時運用了對比手法。故本項評18分。

發展等級:文章內容極為豐富,可見出作者有豐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故本項評18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後得分:內容18分+表達18分+發展等級18分=54分。

【佳作展示二】

君子懷德

□孫 陽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史記》開篇所記的不食周粟而亡的兩個人,雖在曆史上微不足道,卻在《史記》中位列第一,正是因其有德行。能力可以鍛煉,功業可以創造,但是,一旦德行有虧定會遭人唾棄。

賣國求榮的汪精衛聲與名俱滅,“鑒湖女俠”秋瑾卻流芳百世,二者為何有如此大的區別?在當時,論社會影響與能力,恐怕秋瑾難及汪精衛,但最終一個被後世仰慕,一個卻遺臭萬年,德行在其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一個人的豐功偉績可能影響一代,其德行卻會流傳萬世。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能力與技術皆可以通過努力來獲得,但若是小人無德有才將是一場災難——沒有德行的束縛,才能就會成為禍亂的根源。希特勒、慶父皆有過人的才能與手腕,卻一個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個讓“魯難未已”。德才兼備者可為世界的中流砥柱,若難覓此類人,寧近有德無才者,也不近有才無德者。曹操才幹過人,當世難遇敵手,卻成了竊取權柄的賊子,而魏國江山也被同樣才幹過人的司馬氏竊取,亦終因為名不正言不順,雖得江山,難保人心。

“君子懷德,小人懷財”“人固有一死,或重於太山,或輕於鴻毛”……自古以來,無數名言警句強調了德行的重要性。其實,沒有不死的人,沒有不滅的王朝,也沒有真正不朽的功業,就像李白說的“宮女如花滿春殿,隻今惟有鷓鴣飛”,一切功績都會過去的,真正能夠留在人間的隻有德行!

漢唐盛世,萬國來朝,這便是德行的力量;中國能獲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憑借的也是德行的力量。德行不僅是一個人的品行,也是一個國家的口碑,一個民族的形象。於國家,德行是民族的精神內涵與前進動力;於個人,德行是一個人的前進動力與目標。

我們若是懷揣德行上路,一定能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無愧於任何人。而這才是一個人、一個國家的立身之本。

內容:本文提出“德行是立身之本”的觀點,接著將汪精衛與秋瑾作比,強調了“以德立身”的重要性。在選材上,本文旁征博引,從個人談到國家,指出“德”的內涵與意義。最後呼籲懷德上路。故本項評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