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Q供應商在目的港碼頭交貨
DDU供應商在未完稅情況下交貨
DDP供應商在完稅後交貨
采購商承擔貨物
交至目的地的費
用和風險
二、運輸模式
國際采購的貨運模式很多,比如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海洋運輸、內河運輸、航空運輸、郵件快遞、管道運輸等。
國際采購中最常用的當屬海洋運輸,約占總運輸量的八至九成,主要是因為海運具有成本低、運量大的特點。其次就是鐵路運輸,具有速度較快、運量較大的優勢,但需要供需國之間的鐵路相連。再次是發展較快的航空運輸,有高速、安全的特點,比較適用於少量、急需的貨物運輸,但成本相對較高。其他的運輸模式使用的範圍有限,一般用於短途、少量和特殊產品的運輸,比如短距離交貨可以用公路運輸,應急貨物交貨可以用郵件快遞,原油和天然氣的交貨可以通過管道運輸。
除單一的運輸模式外,還可以采用多式聯運的方法,比如公鐵聯運、公鐵水聯運、公航聯運等。多式聯運的特點是方便、快捷,隻要簽訂一份合同就可以搞定全部運輸方式,實現港口到港口、倉庫到倉庫、門到門的運輸。
三、保險模式
國際采購的保險模式,主要與運輸模式相配套。采用什麼運輸模式,就要購買相應的保險,在貨物運輸過程中出現意外或遭遇自然災害時,可以由所投保的保險公司給予賠償,將風險進行轉移。
現以國際采購中最常用的海運方式為例,對保險模式進行說明。海運保險主要針對船隻和貨物在海上航行過程中由於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各種損失。根據損失程度可以分為全部損失和部分損失兩大類,相應的保險通常有三種:平安險、水漬險和全險。其中平安險的範圍最小,水漬險的範圍較大,全險的範圍最廣,投保費用與險種的範圍成正比,要求保險的範圍越大,所需支付的費用越高。
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要求,要注意兩個問題:首先是文件齊全,需要提供的主要文件包括指定檢驗公司的貨損報告、權益證明書、保險單正本等;其次是索賠時效,按照國際慣例,索賠時效一般為兩年,逾期保險公司可以不予受理。
四、支付模式
國際采購的支付模式,主要有三種模式:信用證、跟單彙票和預付。
信用證模式對供需雙方都有保障,但操作比較麻煩,費用較高;跟單彙票對采購商更為有利,銀行費用也較低;預付模式對采購商不太有利,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三種支付模式的具體情況見。
國際采購支付模式比較
模式類型特點適用性
信用證
可撤銷買方可以隨時修改或撤銷有利於買方,采用機會較小不可撤銷修改或撤銷必須得到賣方同意常用,對買方製約較大
保兌
賣方要求當地銀行對信用證加
以保兌
有利於賣方,買方應拒絕
可轉讓由賣方轉讓給其他受益人賣方是中間商轉讓給供應商
背對背
賣方以原始信用證作保,開立
另一信用證
賣方不願承認是中間商
跟單
彙票
付款交單
賣方向買方代理行交單,買方
付款取單
買方能在取單前付款
承兌交單
代理行出示彙票,由買方簽字
承付後取單
買方可以先提貨後付款
預付
全款一次性預付全部款項風險較大,盡量避免分期逐步遞增地分期付款賣方提出預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