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國際采購(2)(1 / 3)

戴爾選擇供應商的方法,是直接為實現其采購戰略服務的。從現代國際采購的趨勢來看,把供應商視為單純貨源的企業已不多見,尋找供應商的標準也從價格高低轉向了雙贏合作。國際采購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企業的采購戰略,對此,采購總監應該心知肚明,並能夠準確地予以把握。

3資源因素。可用資源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人才、設施、資金方麵。國際采購人才,除了具備產品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定的國際貿易知識,具有較強的外語交流能力和交易追蹤能力。缺少這樣的人才,企業的國際采購就難以進行。國際采購設施,最主要的是通信設備和網絡連接,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國際采購資金,通常的周轉期要長於國內采購,企業是否擁有相應的資金實力也關係到國際采購能否順利實施。

(第三節) 國際采購的操作概要

除了國際采購的動因和障礙,采購總監更需要熟悉國際采購的操作,把握住重要的節點。

在國際采購的操作過程中,重要的節點有四個:首先是用以把握機遇的戰略節點,其次是用以掌控過程的運行節點,再次是用以增加收益的成本節點,最後是用以確保效能的風險節點。

一、戰略節點

國際采購操作要有戰略眼光,旨在把握機遇。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趨勢正在顯現,企業國際化的進程正在加快。如何順勢而為,是企業發展戰略需要解決的課題。采購作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主導力量之一,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實施國際采購,要從單純的貨物管理轉向綜合的資源管理,關注國際采購價值流、服務流、信息流、資金流的走勢,追求不斷增值、快速響應、雙向互通、加速流轉的效應。通過國際采購,在獲取所需貨物的同時,實現對優質資源的整合,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為企業的產品創新、技術提升、市場擴展積蓄能量,形成全球采購能力,以達成企業的戰略目標。

二、運行節點

國際采購操作要有運行理念,旨在掌控過程。國際采購的過程主要包括製訂方案、洽談簽約、落實合同、報關提貨、後續處理五大環節,每個環節都有許多具體的工作。表中列出的要求和內容,就是采購總監需要關注的重點。

國際采購的環節和工作

環節工作要求內容

製訂方案

編製計劃準確產品、質量、數量、價格、交期

信息收集全麵地區、供應商、商品、成交價、物流

擬訂方案可行交易對象、采購條件、貿易方式、貨運事宜

洽談簽約

商務談判達標詢盤、發盤、還盤、接受

合同簽訂合法首部、正文、尾部

落實合同

開證準時開立信用證、審單付彙

催貨如期確定交貨時間和地點

托運仔細租船、訂艙、催裝、投保

報關提貨

報關及時提交進口文件、報關單據

驗貨嚴格核對數量、檢查質量

(續表)

環節工作要求內容

後續處理

結彙合規按規定辦理結彙手續

索賠合理視違約情況提出索賠

三、成本節點

國際采購操作要有成本意識,旨在增加收益。國際采購的成本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顯性成本,另一部分是隱性成本。顯性成本比較直觀,比如采購成本、物流成本、結算成本、稅費成本、保險成本、業務成本、委托成本等;隱性成本不太直觀,比如用於增加信任和商譽而付出的成本、用於加深溝通和理解而付出的人力成本、用於建立網絡關係的成本、用於支付額外庫存和勞務的成本、用於考察和谘詢的成本、用於索賠鑒定和司法程序的成本等。采購總監要根據成本的構成,通過可行的方法和必要的手段,力爭把各種支出控製在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