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評價法的優點是比較全麵和客觀,容易得到受評者的認可,有利於溝通和互動,推動工作效率的提升。缺點是工作量比較大、耗費時間比較多,也可能因為個人恩怨而影響公正性。
全麵評價法問世後,引起了各國企業的廣泛關注。國外專家的最近調查表明,目前有8%的企業應用全麵評價法進行績效評估,另外有69%的企業計劃在三年內將其應用於員工績效評估。值得注意的是,應用全麵評價法需要一定的條件,比如具備相應的網絡信息化基礎,需要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培訓等。
3自我評估法。自我評估法又稱歐洲質量管理基金會模型(EFQM),最早是在歐洲廣泛使用的質量管理框架,後演變為在組織進行業務的自我評估和改進的工具。自我評估法包括九個大項:其中,領導作用、人力、戰略、資源、過程管理五項屬於動力,解決怎樣做的問題;人力效果、客戶效果、社會效果、主要成果四項屬於結果,解決做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其核心的理念在於結果(result)、途徑(approach)、部署(deployment)、評估(assessment)、回顧(review)。其運作的原理是動力導致結果,而結果的反饋(改革與進取)有助於動力的進一步提升。展示的是我評估法的主要內容和權重分配。
在采購績效評估中應用EFQM模型,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對各部分內容進行調整和細化,確定對應的項目、指標和權重。比如,有的企業側重結果對產品開發的影響,就可以將社會結果部分替換為相應的項目;有的企業重視領導的作用,就可以增加領導的參與性指標;有的企業關注資源的利用,就可以提升這一部分的權重。總之,自我評價法作為一種自測工具,為企業的實際操作提供了較大的空間,采購總監應該根據這一特點,使自我評價法的功效得到有效的發揮。
(第三節) 績效提升的思路
采購績效提升的思路主要有三條:一要確定關鍵的維度,二要借助有效的力量,三要應用成功的模式。
提升績效的思路
思路要求內容重點
確定維度關鍵
發展戰略核心競爭力
內部管理崗位責任製
企業文化經營價值觀
借助力量有效
目標激勵明確方向
流程保障理順過程
製度約束規範行為
商家支持協同共贏
應用模式成功
目標管理法達成預期
六倍標準差法減少缺陷
循環改進法持續改進
一、確定三個關鍵維度
決定采購績效高低的關鍵維度主要包括發展戰略、內部管理和企業文化。
1發展戰略。提升采購績效,必須以企業的發展戰略為指導、以增強核心競爭力為重點。關鍵績效指標的確定、權重的落實、分值的劃分,都要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吻合、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相匹配。
2內部管理。提升采購績效,必須從加強內部管理入手,重心是崗位責任製的落實。要根據崗位的職責分解績效指標,自上而下,層層落實、人人擔當,為提升績效奠定相應的基礎。
3企業文化。提升采購績效,必須利用企業文化的影響。通過傳播企業的願景、經營理念、價值觀,使員工清楚企業倡導什麼、應該怎樣做,從而保證績效提升的正確航向。
二、借助四大有效力量
提升采購績效可以借助的力量有四種:目標激勵的力量、流程保障的力量、製度約束的力量、商家支持的力量。
1目標激勵的力量。目標激勵是提升績效的前提。采購總監要為采購團隊提供清晰的目標詮釋,讓所有成員都知道企業需要怎樣的業績,自己有什麼職責,應該扮演哪種角色,必須做出何種努力,並將目標視為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