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采購的渠道管理(2)(3 / 3)

交易地位對抗性協作型

非對抗性協作

型 對抗性公平型非對抗公平型

所列出的分類,可以為企業的相關工作提供參考。企業應該根據組織的特征和關注的重點,挑選一種或多種角度,對供應商進行合理的分類,為完善供應商的關係管理打好基礎。

2相應的對策。當供應商分類工作完成後,企業就需要針對不同類別的供應商采取不同的方法,以維護和發展相互間的合作關係。

如何采用相應的對策?我們以供應商提供的物資重要性分類為例,做一個簡要說明。

對提供戰略物資的供應商,可以通過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方法,致力於長期的緊密合作,在企業內部建立起與供應商相適應的經營理念和協調機製,並通過簽訂長期合同的方法,在保障企業貨源的同時,促進供應商產出規模的穩定性。

對提供杠杆物資的供應商,可以通過集中采購實現規模效應,並盡量減少標準化產品的供應商數量,努力增加同一個供應商的不同品種,以增強相互之間的依賴關係。

對提供瓶頸物資的供應商,可以通過開發新供應商或尋求聯合采購的方法,拓展供應渠道減輕製約度,同時要加強與現有供應商的溝通,多方出擊以減少供應風險。

對提供一般物資的供應商,在保持正常合作的同時,可以通過采取簡化采購流程、減少交易頻率等方法,降低采購成本。

供應商的關係管理,除了進行合理的分類和采取對應方法外,還要特別關注影響供應商關係的關鍵因素。概括而言,影響與供應商關係的關鍵因素有三個:一是信任程度,二是對應地位,三是交易頻率。信任程度的多少、對應地位的強弱、交易頻率的高低,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雙方關係的走向。對此,采購總監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並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範這三種因素的消極影響。比如,通過提高商業道德來增強互信基礎,通過減少逆向操作來公平行使權力,通過選擇采購模式來擴大合作範圍等。

聯邦快遞陸運公司每年的技術采購額達28億美元,負責業務的副總裁為此把供應商的關係管理看作是公司的戰略行為,並在完善與供應商的關係方麵花費了很大精力。陸運公司根據業務特點把供應商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信任級合作夥伴”,如HP、IBM等;另一種是“重要供應商”,如AT&T、EMC等;還有一種是“臨時性合作夥伴”,如SUN等。副總裁對不同供應商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不同的,因為他認為“並不是所有的供應商都地位平等”。對三種不同類型的供應商,副總裁與之接觸的時間安排分別是每兩個月、每季度、每一到兩年。在與關鍵供應商會麵時,陸運公司會向他們提供最新的財務狀況、中長期目標、業務方向、最優采取的行動、技術要求等,旨在讓供應商對公司的業務發展和技術要求有更多的了解,從而為公司提供更適合的產品和服務。陸運公司對供應商的付出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遇到突發狀況時,都會得到供應商的全力支持。比如,陸運公司下屬的一家貨運公司,由於競爭對手的垮台而業務量激增,以至於原有的IT設施無法應付,為此副總裁聯係HP,要求提供更多的硬件設備支持,結果第二天HP就把產品運送到位。“為了管理和維護穩定的供應商關係,陸運公司表現出最好的態度和流程,我們的業務代表就駐紮在他們的貨物分類點,我能理解他們的業務,從而能夠迅速推薦合適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能夠讓他們更靈活。”作為“信任級合作夥伴”的HP對陸運公司的供應商關係管理給出了如此的評價。事實上,陸運公司也正是由於重視供應商的關係管理,才始終處於技術應用前沿,正是由於開展與供應商的戰略合作關係,才使得公司的業務產生了更多的價值。

陸運公司的供應商關係管理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成效,離不開三項舉措。首先是對供應商進行合理的分類,以對業務的重要性為標準;其次是采取不同的對策,對關鍵客戶投入更多的精力;最後是關注影響關係的因素,從建立互信做起。值得稱道的是,陸運公司通過增加公司業務的透明度,讓供應商知道企業的目標、熟悉業務的流程、了解技術的要求,進而達到了獲取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的目的,拓展了公司的增值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