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采購的需求管理(1)(3 / 3)

(第二節) 采購計劃的編製

編製采購計劃,有三項要務:充分的準備、積極的平衡、合理的安排。準備的內容、平衡的節點、安排的策略,所示。

采購計劃編製的要務

階段要求重點明細目的

計劃準備充分內容

明確自身需求清晰目標

清楚外在環境爭取主動

知曉采購容量有效對應

計劃編製積極節點

做好動態平衡增強計劃準確度

緩解容量製約提升需求滿足度

計劃安排合理策略

足量采購降低價格

適量采購控製支出

定期采購方便管理

定量采購均衡供應

一、計劃準備的三項內容

計劃的準備主要有三項內容:一要明確自身需求,二要清楚外在環境,三要知曉采購容量。

1明確自身需求。自用類需求的明確,通常采用彙總需求的方法得以實現。主要的方法包括直接法、間接法。直接法是通過生產計劃和消耗定額的乘積獲得,間接法是按照一定的比例、係數、經驗來確定,相應的方法有動態分析法、類比計算法、經驗估算法等。

他用類需求的明確,一般通過采購目錄的形式予以解決。以超市為例,主要包括全部商品目錄和必備商品目錄。全部商品目錄涵蓋超市計劃經營的所有商品種類,必備商品目錄隻包含超市必須保證經營的商品種類。必備商品目錄對采購更具指導性,而且需要根據市場和季節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做好新舊商品的交替。

通過明確自身需求,可以進一步明晰采購的目標。

2清楚外在環境。對采購有影響的外在環境因素,主要包括經濟的發展形勢、相關的政策法規、相關的技術動態、市場的變化情況、同行的競爭走向。比如,當經濟處於蕭條期,就可能影響到生產或消費,相應的采購量也會隨之減少;當國家出台了蔬菜經營免增值稅的政策,超市就可以增加蔬菜的采購量;當出現了性能更好的產品,就可以跟進相應產品的換代工作;當有的物品供不應求時,就應該在產品替代方麵多做打算;

當競爭對手采用新的采購手段時,就應該考慮是否有借鑒或者防範的必要等。

通過清楚外在環境,有利於在編製計劃時爭取主動。

PESTEL分析模型,作為環境分析的有效工具,不僅能夠分析外部環境,而且能夠識別一切對組織有衝擊作用的力量。PESTEL這六個字母代表著六個因素:

1政治(Political):包括政治製度、政局穩定性、所在國政府的政策、國際形勢等。

2經濟(Economic):包括經濟結構與水平、資本市場、經濟組織、地區差異等。

3社會(Social):包括人口素質、價值觀念、文化差異、社會心理等。

4技術(Technological):包括技術更新、創新能力、研發設施、科技人才等。

5環境(Environmental):包括地理位置、氣候特征、基礎設施、環保要求等。

6法律(Legal):包括法律體係、法律意識、具體法規等。

利用PESTEL框架,有助於企業認識環境的影響因素,把握市場動態、企業定位、業務潛力、發展方向。

PESTEL分析法,對采購業務同樣適用。通過相關分析,可以為我們做好采購計劃和預算提供依據。比如,從政治角度看,美歐和伊朗的關係變化,會引發原油價格的波動;從經濟角度看,國家關停並轉小煤礦的政策,會導致煤炭供應的進一步緊張;從社會角度看,南北消費者對米麵的不同喜好,會產生不同的價格效應;從技術角度看,蘋果iPhone的上市,會影響不少其他品牌手機的銷路和價格;從環境角度看,甘蔗天旱減產,會帶來一係列下遊產品的輪番漲價;從法律角度看,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會造成相關供應商的洗牌。由此不難看出,環境因素分析對采購的計劃和預算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3知曉采購容量。所謂采購容量,就是指市場上可供采購的物品總量,主要考量采購需求的滿足程度。對於采購需求而言,市場容量一般表現為三種情形,一是容量大於需求,二是容量與需求相平衡,三是容量小於需求。麵對前兩種情形,采購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可以高枕無憂;麵對第三種情形,采購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則不能掉以輕心。作為采購總監,必須對相關物品的采購容量做到心中有數。

通過知曉采購容量,有助於在平衡計劃時有效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