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審讀內容是否得當
依循一般圖書書稿的審讀工作,首先書稿內容必須可靠、準確,這就是書稿內容的確切性,它是審讀工作的首要問題。其次是書稿內容的係統性,審讀中要確保全稿上下貫通,前呼後應,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審讀教育教輔類圖書的書稿內容時,應重點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資料是否準確。試題和引用論述的資料本身是否具有科學性,是否正確和準確。
(2)資料是否陳舊。教輔類圖書依據教材的改革每年都需要進行內容修訂,審讀時要核對所用資料是否有時效性,特別是數據資料的引用,要注意數據是否過時、陳舊。
(3)試題是否科學。在設置題目中,該試題是否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在解題過程中是否存在邏輯錯誤、常識錯誤,從而造成學生解題的困擾。
(4)書稿中的名詞術語、文件名、人名是否正確,圖表是否正確,引用文字是否準確。
3、審讀體例是否統一
除了按照出版物統一標準外,主要強調一本書要求達到體例上的統一,才能形成一個係統的完整性和美觀性。包括符號統一、標點統一、字體字號統一、圖表形式統一、參考文獻或腳注方式(中式、西式)統一、單位統一等。
4、審讀語言是否得體
在句子內部、句子之間,以及各段落間,文字上是否存在語法、邏輯和修辭等方麵的問題,如有錯誤要在編輯加工過程中一一處理。
5、審讀字詞是否準確
包括別字、多字、漏字、繁簡字使用不當、注音錯誤、近義詞和多義詞誤用。編輯在麵對成千上萬字的書稿時,特別容易被多音字和別字麻痹,需要在平時工作中多注意學習和積累。
四、怎樣審讀
1、靜下心來審讀
作為一名編輯,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是能夠坐得下來,靜得下來,看得進去。書稿中的一些問題比較隱蔽,不靜下心來審讀,很難發現問題。特別是對於引用了長篇資料和數據資料的題目,很可能出現數據和前麵列舉的條目顛倒,或者數據本身存在錯誤等問題。隻有靜下心來,才能發現書稿中的問題和不足。
2、對照答案審讀
教育教輔類圖書的獨有特點,為編輯的審讀提供一個特別的方式。有時候看題目、題幹發現不了的問題,與題目後的答案作對照,可能會發現矛盾和問題,這樣就很容易發現書稿的錯誤。特別是內容的正確與答案的統一方麵。例如試題正文講人們大量捕殺鹿的天敵美洲獅和狼,而答案卻是說羊大量繁殖造成草食不足,生態不平衡。這就是答案和題目牛頭不對馬嘴。
3、對照教材審讀
教輔類圖書是以教材為依據,在校對書稿的時候,必須參照對應的教材進行審讀。在一年一度教材修訂的情況下,有時候作者沒有來得及修訂相應的教輔題目和內容;或者教輔書稿的知識點和教材不相符合,會引起學生的困擾,這就需要編輯去了解教材的內容,並進行嚴格對照,使教輔資料緊緊圍繞教材,與教材同步。
4、對照材料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