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第六套敗戰計(2)(3 / 3)

漢王說:“黃金有什麼稀罕的,你就拿四萬斤去吧。”他知道陳平是喜歡黃金的,就又加了一句:“你愛怎麼使,就怎麼使。”

陳平領了四萬斤黃金,拿出一部分來交給他的心腹,叫他們打扮成楚兵,混到楚營裏去造謠生事。不到幾天工夫,楚營裏三三兩兩議論起來了。有的說:“範亞夫和鍾離昧有這麼大的功勞,可什麼好處也沒得著。”

有的說:“要是他們在漢營裏恐怕早已封了王了。”

這些暗地裏議論的話傳到了楚王的耳朵裏,楚王不免起了疑心,就不再跟鍾離昧商量軍機大事了。可是對於範增,他仍然是信任的。範增對項羽說:“請大王加緊攻打滎陽,這回別再讓劉邦逃走了。”

楚王親自督促將士們攻打滎陽城。一連攻打了好幾天,漢兵就是不出營壘,他們隻在城上射箭,扔石灰瓶子和石頭子兒,楚兵一時沒法打進去。楚王心中十分著急,又聽說彭越老拖拖拉拉耽擱下去,他吩咐將士大家努力,加緊攻打。這一來,漢王果然害怕了,他就打發隨何到楚營裏去求和。

隨何跪在霸王跟前,說:“漢王和大王原來結為兄弟,共同伐秦。後來大王把他封在蜀中,因為將士們水土不服,都想回到東邊來,並不是有意來跟大王作對,他得到了關中已經心滿意足了。因此,漢王願意跟大王訂立盟約:把滎陽以東的地方劃歸大王,滎陽以西算是漢界;一麵收回韓信的兵馬,各守自己的封地。這樣,不但大家都能安享富貴,就是老百姓也能夠過太平日子。請大王答應了吧。”

楚王也想暫時休息一下,以後的事情以後再打算。他就把這個意思告訴了範增。範增熟讀兵書,且作戰經驗豐富,楚王一說,他就知道這是劉邦的緩兵之計。打蛇不死,後患無窮。範增極力反對楚王這樣做。他說:“這是因為滎陽被圍,劉邦沒有辦法才來求和的,請大王不要上他的當。現在正是興邦的大好時機,大王千萬不要錯過。”

楚王猶豫不定,就先打發隨何回去,他說:“請先生回去,講和的事讓我們再商議一下。”

隨何知道範增在中間起了作用,就說:“這種大事,還得請大王自己決定,旁人的話難免有他自己的私心。再說韓將軍就快回來了,他一回來,大王就不便退兵了。日子一久,別的不說,糧草供應就夠麻煩了。請大王還是當機立斷吧。”

楚王聽了隨何一番話,求和之心更加強烈起來,同時,他也想趁這個機會派人到漢營去摸摸虛實,思索有頃,說:“這樣吧,你先回去,隨後我派人來與你接頭。”

隨何辭別了楚王,回營向漢王報告。漢王就跟陳平商量怎麼樣去招待楚王的使者。陳平說:“這事容易,交給我來辦吧!”

過了兩天,楚王的使者果然來了。陳平領著使者到了住處,請他休息。使者一見住處布置得非常闊氣,招待他的人又是那麼殷勤、周到,心裏已經有幾分高興了。不一會兒,擺上了上等酒筵,由陳平親自來陪他吃飯,這個使者見漢王這般禮遇,特別滿意。陳平請他上坐以後,就問:“近來範亞父貴體如何?有沒有他的親筆信什麼的?”

使者哪識他的機關,一本正經地說:“我是奉楚王的命令來議和的,怎麼會有範亞父的信呢?我來的時候,他可能還不知道呢!”

陳平聽了,裝出一副大惑不解的樣子:“怎麼,你不是亞父派來的?”

使者再重複一遍:“我是楚王派來的。”

陳平點點頭,說:“哦,哦,原來如此。對不起,對不起。”話剛說完,就離席出去了。

使者怔在那裏,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不久,有人進來把原來的上等酒席都端了回去。酒席撤下去以後,再也沒有進來。使者坐在那兒,想問一聲,又不好開口,隻好餓著肚子等著。

“莫非範大夫對他們說了什麼,要不然,怎麼會這樣待我呢?”使者心裏直犯嘀咕。

等了好大半天,才見一兩個人端著一些蔬菜、羹湯進來,請他用飯。使者越看越窩火,我自己受點氣倒算不了什麼,他們簡直不把楚王放在眼裏,難道範增還壓過楚王不成。

使者回來向楚王一五一十說了一遍。項羽一向有勇無謀,登時懷疑範增私通漢王。他不問三七二十一,找到範增,劈頭就問:“原來你也三心二意!”

無頭無尾的半截話,範增聽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還想分辯幾句,被楚王武斷地打住了:“你不用解釋啦!再怎麼講,我也不會聽你的了。”

範增知道楚王一向尊敬他,今天這麼對待他,分明已經不信任他了。他麵對楚王怒氣衝衝的臉,心平氣和地說:“大王,不管你聽不聽,我還是把話講完,劉邦手下一班謀臣,不是等閑之輩。凡事三思而後行之是不會錯的。千萬不要上他們的當啊!”

一條腸子直通到底的楚王哪裏聽得進去範增的忠告。範增料想再待在軍中也起不了作用,就對楚王說:“天下大事基本已定,願大王好自為之。我年老體衰,讓我回鄉休息吧。”

楚王想起他跟隨自己這麼多年,還算不錯,就答應了,還派人護送他回到家鄉居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