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第三套攻占計(1)(3 / 3)

公元前207年,陽城的地方官奉命征調九百名壯丁,送往漁陽戍守邊關,由兩名軍官押解出發。

兩名軍官在這九百戍卒當中選出了兩個人做屯長,以便管理眾人。兩個屯長中,有一位叫陳勝,是陽城的雇農;另一個是陽夏的貧農,叫吳廣。兩位都是人高馬大,而且精明能幹。

這兩個屯長本來並不認識,但此時同舟共濟,意氣相投,便很快成了好朋友。兩人都很認真負責,對大家關心體貼,天天幫著軍官督促這些人趕快趕路,以防誤了日期。

偏偏天公不作美,他們才走幾天,在大澤鄉就趕上了大雨。大雨如注,瓢潑般下個不停。大澤鄉地勢低窪,眼見著大水上漲,不久便沒了道路,大家已沒辦法再趕路了。

軍中大事,如逾期限,大家都身家難保。如今,真是走又走不成,逃也逃不了,個個長籲短歎,恨天罵地。

眼見一天一天地過去了,雨還沒停,陳勝估計一定不會按時趕到漁陽了。便偷偷找到吳廣,商量說:“這大澤鄉離漁陽有幾千裏路,就算大雨馬上停下來,路也一時不會好走。算起來,我們怎麼也不能如期趕到了。後果真可怕呀!難道咱們就這麼白白地送死嗎?”

吳廣緊鎖眉頭,想了一會兒,說:“咱們逃走吧!說什麼也不能去送死。”

陳勝搖頭說道:“逃能逃到哪兒?早晚會給官府抓回去,不也是個死嗎?”

陳勝抬頭看了吳廣一眼,接著又說:“逃,是個死;不逃也是個死。反正都是死,不如為大家而死。如能推翻秦朝,為老百姓除害,打個天下!就是奪不到天下,縱然死了,也比到漁陽去送死強。”

吳廣用心聽著,心裏也燃起了火焰,便問道:“我們怎麼個幹法?要有個好主意,要不然大家會聽我們的話嗎?”

陳勝答道:“天下人吃盡秦王的苦頭。聽說本來輪不到二世做皇帝,誰知偏偏他這壞小子坐上了這把金交椅。真正應該登基繼位的,是大公子扶蘇。扶蘇為人仁慈,常勸他老子不可枉殺好人,可他老子不願聽他這套,就讓他到邊外監視蒙恬。天下人都知道他是個好人,可是卻被二世殺了,真是冤枉!但天下不少人還不知道他已經死了。還有,從前咱們楚國的大將項燕,立有大功,又能愛護士兵,所有的楚人都知他是條好漢。有的說他死了,有的說他逃走了。不管他是活是死,反正楚人都替他打抱不平。要是咱們借著公子扶蘇或者楚將項燕的名號,振臂一揮,發動天下百姓,去打秦二世,準會有許多人出來響應,幫助我們。”

吳廣一聽陳勝出此良策,非常高興,馬上表示讚同:“陳大哥說得很對,我情願豁出性命同你一起幹!”

二人雖說下了決心要造反,但這畢竟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心裏也並不托底,不敢莽撞行事。兩個人不敢找別人商量,便去找算卦的卜個吉凶。

二人急衝衝地找到算卦先生,這人忙問他倆有什麼事情。陳勝、吳廣不敢直言,隻能拐彎抹角地說:“我們想做件很重要的事,不知能不能成功?”

算卦先生久曆江湖,聽完此話,便有了主意,於是說:“隻是你們同心協力,事情是可以成功的。”算卦先生又補充說:“如果能有鬼神相助,那就更有希望了!”

陳勝、吳廣聽了,心中非常高興,不住地盤算算命先生的話。

陳勝說:“楚人大多相信鬼神。咱們不妨假托神靈,他們一定會相信我們。”

吳廣完全同意。二人又仔細商量了一番,便分頭各自行動。

第二天,陳勝派兩個心腹上街買魚。廚師做魚時,在魚腹中發現一塊布帛。隻見上麵有三個鮮紅的大字:“陳勝王”。

魚腹中有布帛本就是個新鮮事,而帛上又有字就更令人驚奇了。人們都相信這是神靈在作怪,爭著來看。有人很快就報告給陳勝。口中直說:“真是奇怪!”

陳勝責備說:“純粹瞎說,魚肚子裏哪能有布帛?說什麼我也不會相信。要讓軍官聽到了,那就不得了啦,我非被殺了不可。大家都是好朋友,可不要害我呀!”

大家聽陳勝這樣說,便都不再做聲了,誰都不想為難陳勝。

但是,人們怎麼能忍住心中的好奇呢?於是大家在吃魚時,免不了還嘁嘁喳喳小聲談論著。到了晚上,人們更睡不著了。大家仨一群兒,倆一夥兒,都躺在一起咬著耳朵議論這個神奇的怪事。

說也奇怪,這時偏偏有人突然說:“外麵有狐狸在叫,快聽啊!”

平時,有狐狸叫並沒人去理會。但今天卻不同,心裏都在想這預示著什麼?人們不知不覺將這與白天發生的事連在了一起。不久,人們都愈發驚奇了,這狐狸的聲音,好似人語:“大楚興,陳勝王!”

起初人們還懷疑聽錯了,直到有人隨聲叫出:“大楚興,陳勝王!”這時人們終於相信這是真的。

有幾個膽大的,好奇心強的人,想去看個明白,便順著聲音走去,在西北方發現了一座破祠堂。聲音正是從這裏傳出,人們更加相信此事不虛。大家沒敢再看,隻好悄悄回到帳篷裏,互相傳播。

過了一會兒,吳廣獨自從外麵回來,人們素知他人高膽大,也就沒多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