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第一套勝戰計(2)(3 / 3)

田忌不解其意,孫臏見其麵有難色,便繼續說道:“他們魏國的戰士,一向強悍勇敢而輕視齊兵,齊軍也因此被稱為膽小怯弱。一個善於作戰的將領,要會順應這種情勢,隻要加以有利的引導。兵法中講:‘用急行軍趕百裏路去爭利的,會折損領頭的上將; 用急行軍趕五十裏去爭利的,那隻能有一半的部隊能趕到。’現在敵人如果恃勇輕敵而冒險急進的話,那對我們是最好不過的了。我們也宜詐為怯弱以誘他輕進。”

“如何才能引誘讓龐涓輕進呢?”田忌問。

“龐涓當年和我同門學藝時曾共同研習過從吃飯灶門的痕跡,確定軍隊的數量,所以我們在撤退過程中,故意讓煮飯的灶門越來越少,使敵軍誤以為我軍膽小怯弱而逃兵日多,所以窮追不舍,這樣主動權就掌握在我軍手中。”

田忌對孫臏神出鬼沒的用兵戰略真是心悅誠服,當下便率大軍猛攻魏都。

田忌躍馬持槍於陣前,讓士兵討敵罵陣。龐涓派朱倉、徐甲二猛將出戰。朱、徐二將與田忌戰到一處,十餘回合,不分勝負。

雙方士兵搖旗呐喊,擂鼓助威。又戰十餘回合,田忌虛晃一槍,撥馬回到營中,隻見齊軍營中大旗一閃,一輛青旗的篷車馳到陣前。

孫臏安坐車中,衝龐涓一抱拳道:“龐涓!別來無恙,久別重逢真是緣。”

龐涓心虛,裝模作樣地說:“能與同窗學友再次相見,我也非常高興。”

孫臏痛斥道:“你心狠手辣,不念同窗之情,反用計害我失去膝蓋骨,是何道理?”

龐涓道:“那都是魏王的命令,你怎可怨我而興兵呢?”

“我非因私怨討伐你,而是奉王命消滅魏國。”

龐涓滿臉羞愧,無言以對。雙方擺開陣勢,大戰一場。

孫臏指揮有方,致使龐涓屢戰屢敗,魏軍士氣低落,一片混亂。

這時謀士韓隨進言道:“以我推測,孫臏大軍遠道而來,相持這麼長時間,糧草一定不足,我可以以說客身份勸孫臏投降,勸其退兵才是上策,再說我也可以刺探一下敵軍的兵糧狀況。”

龐涓半信半疑地道:“這件事你有把握嗎?”

韓隨應道:“現在很難說,如果孫臏糧草不足,他就可能接受我的講和而退兵,如果孫臏堅持要戰,我們隻要堅守城門,派部隊截斷敵人運糧路線,待一個月過後,孫臏的二十萬大軍一定會鬧饑荒,那時他們就會不攻自破。”

韓隨遂以說客身份到孫臏營中拜訪。孫臏經多方了解,知道韓隨不是什麼“說客”,而是派來的奸細。

孫臏對田忌說:“我們破龐涓的方法有了,正好可以利用韓隨設個計謀。”

孫臏讓士兵把空糧袋全部裝上沙土,像軍糧一樣堆積在營中。一切準備就緒,於是孫臏讓韓隨進入營中:“不知先生從何而來,有何貴幹?”

“我叫韓隨,自燕國而來,是一個說客,以前我在雲夢山修道時,聽說孫、龐二位將軍是同窗摯友,今日卻刀兵相見,反目為敵,特來勸和。”

“有幸結識雲夢山的高人,請先生賜教。”

韓隨說:“你們兩位同門修學,乃莫逆之交,真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分個輸贏呢?”

孫臏道:“龐涓心狠手黑,不念同門之情,何能不戰?”

韓隨搖頭道:“龐涓將軍心胸狹窄,剜你雙膝,罪實難赦,但我想孫將軍心胸寬廣,一定能盡釋前嫌,和好如初。”

孫臏說:“我非常理解你的苦衷,我也希望用和平的方式使我們以前的仇恨化解。但龐涓三番五次言而無信,這又怎麼解釋?”

“龐將軍不守信用,這肯定是錯的。但若因對方偷我的東西,我也偷對方的東西,這樣一來自己不是和小偷一樣成為小偷了。我替將軍設想,還是避免戰爭的好!”

“為了我,這從何說起?”

“你遠道而征,時間越長對齊軍愈不利,兵糧難以及時供給。魏軍一旦得知你們兵糧不足,就會毫不留情攻擊,到時候悔之晚矣,所以勸將軍以和為貴。”

孫臏臉色頓變,厲聲道:“我兵精糧足,二十萬大軍所向無敵,不幾日就可攻下魏國都城,是龐涓要你來說服我的嗎?我的糧食、武器都綽綽有餘,先生可親眼目睹。”

韓隨見到堆在露天的糧食,覺得慚愧,心中暗暗佩服孫臏真是用兵如神。

孫臏神氣十足地說:“韓先生不妨也去勸勸龐涓,讓他早日投降,免得城毀人亡。”

孫臏送韓隨出營,袁達將軍正好驅馬趕到,急向孫臏稟告:“啟稟將軍,軍糧快沒了,需緊急撤兵。”孫臏表示吃驚,嚴斥袁達:“沒軍糧,將堆積在露天的糧倉打開用,這兒米糧成山,你擔什麼心!”

站在不遠處的韓隨,看他們耳語,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這些糧山都是假的,用來迷惑人的,我險些上了孫臏的當。韓隨向孫臏告別,急忙趕回魏營。

韓隨走後,孫臏立即下達緊急命令:“現在馬上準備,今夜各部隊撤退。”

田忌不解:“正在攻城,為何要撤退?”

孫臏說:“這正是開始我們後退殲敵的戰略,元帥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