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都進屋睡了午覺。
雙胞胎醒的要早一點。
楊雨欣和楊雨薇醒的要遲一點。
張氏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所以一直在屋簷下做繡活。
這些天,楊雨欣還是做了不少的繡活的,雖然上午要上山,但是下午,楊雨欣沒有出去。
家裏雖然忙碌,但是他們隻是多做了一些飯菜而已。
隻有上午和做午飯時要忙一點而已。
下午,雙胞胎出去玩了。
這些日子本來是孩子玩樂的時間,但是因為家裏建房子,所以,孩子們都留在了家裏幫忙。
雙胞胎上午要陪楊雨欣和楊雨薇上山摘野菜,下午要去撿柴火。
因為這幾天柴火用的實在是太快了。
為了不讓家裏斷柴,楊世福和楊世康隻能每天都上山檢柴。
還在這樣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可是真的結束了嗎?
農家人總是忙碌的,為了更好的生活,他們勤儉節約,珍惜每一件有價值的東西。
建房子雖然重要,但是田裏的莊稼才是農家人的根。
即使在這樣忙碌的情況下,楊永安也會抽空去侍弄自家的秧苗和玉米苗。
所有的種子基本上都成活了,也不用稻草保溫了。
所以,楊永安帶孩子們在建房子期間分批次把田裏的草搬回了家,放進了新建的柴房裏。
房子剛建好,還不能住。
陳師傅說好晾曬一個月之後人才能住進去。
所以,楊家人現在是隻能看不能住。
建房子的時候,每間房子都壘了炕,所以也不怕冬天冷了。
再說了,青磚瓦房要比土磚房要暖和一些,所以可以想象,冬天的時候到底會有多少人來楊家串門了。
房子建好的第三天,楊家村就陸陸續續開始收麥子了。
這一天剛好趕上楊世慶沐休,所以,楊世慶也下了田。
楊家村的人對此也見怪不怪了,本來以為楊永安把自己的小兒子送進私塾就不會再讓孩子下田了,哪知道不是這個樣子。
不過,農家的讀書人下田的不在少數,這也跟朝廷選官製度有關。
朝廷好的是實幹的官員,不是隻吃白飯的酸秀才。
楊家有五畝田都是種的麥子,所以活不是一般的重。
加上家裏的老大不能回家幫忙,第二天,楊世慶還要去私塾,所以收麥子就更加花時間了。
好在,楊永安和張氏幹活都是一把好手,也沒有那麼焦心了。
田野裏,金黃一片,麥浪滾滾,撲麵而來是喜人的麥香。
楊家人又要迎來忙碌的生活了。
村裏的小孩都到田裏幫忙,家裏除在繈褓裏的孩子,了要出嫁姑娘和走不動的老人,基本上都去收麥子了。
家裏還沒有分家的人,媳婦都是輪著做飯的。
收拾完碗筷,就要跟在家裏人下田。
想楊永安他們這樣分了家的人,就是留家裏比較大的女孩子做飯。
不過,早飯都是為娘的在做。
基本上都是早飯和午飯一塊兒,這樣比較節約時間。
(作者:金黃的麥田送來的豐收的喜悅,甜蜜的折磨就要來了。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