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馬上就要收麥子了。
家裏還有雞和兔子要喂,雞還好,比較小,吃不了多少。
可是兔子就不一樣了,正是長膘的時候,頓頓都要喂好。
一頓也不能缺。
好在建好房子後有一天空閑。
家裏的四個孩子都上山給家裏的雞和兔子準備草料了。
他們上了兩趟山才把三天的草料備好。
清風拂過,麥浪來襲。
清晨,還是張氏做的飯。
楊家開始忙碌起來,連挑水的楊永安腳上的步伐也快了幾分。
張氏不僅做了早飯,還準備了午飯。
野菜上昨天的,已經焉了,不過還能吃,農家人不喜歡浪費食物。
孩子們都自覺的早起了。
楊雨薇來不及給自己的兔子們打掃籠子了,隻能把草料給它們加足。
一家人匆匆吃完早飯,拿上工具就出門了,楊世樂也去鎮上上工了。
楊雨薇是最後一個走的。
她現在已經大了,可以一個人洗碗了。
把桌子上的碗筷收拾好,將桌椅擺到原位,楊雨薇就拿起張氏留下的鑰匙鎖了門去田裏了。
楊家人最先收的是裏家比較遠的那塊麥田。
這塊田種了大約有兩畝田的麥子。
還有一畝用來育苗了。
等楊雨薇到的時候,其他人已經割了不少了。
好在家的小草刀和鐮刀夠,不然可是要急死人了。
看到自己家人忙碌的身影,楊雨薇的腳步也快了幾分。
“娘,刀在哪裏呀?”楊雨薇正色問到自家娘親。
“在田壟上放著呢,和水壺放在一起的,你找找。”張氏直起身,轉過頭對小女兒說到。
“哦。”楊雨薇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就直奔主題而去。
不久,楊雨薇就在田壟上找到了一把小草刀。
小草刀要比鐮刀小巧的多,很顯然,這是張氏特意給她留的。
拿起小草刀,楊雨薇重新開了一路麥子。
割麥子比割穀子要辛苦的多,因為麥子要密的多。
楊雨薇雖然不是第一次接觸割麥子,但是這還是第一次作為主力來幹的。(雖然這是楊雨薇自己的想法,楊永安和張氏根本就沒指望自家小女兒能做多少活。)
割麥子要比割穀子多一道工序。
那就是穀子的在田裏就能脫粒,但是麥子卻不可以。
必須運回家才能脫粒,而且還要用上工具。
所以,割下來的麥子必須捆成一捆,這樣方便搬運。
至於捆麥子的繩子自然是就地取材了。
所以,每一捆麥子都不大。
這樣省事。
等麥子割倒一半(一畝左右)的時候,家裏的男人們就開始抗麥子回家了。
楊永安在楊雨薇那裏拿了家裏大門的鑰匙,帶著楊世福、楊世康、楊世慶搬麥子了。
他們把麥子搬到了後院和前院之間的那一片空地上。
空地上被鋪了曬墊,這樣做,下雨的時候,隻要拉扯一下曬墊蓋住麥子就能暫時抵製一下雨水了。
楊永安扛麥子回家的時候,楊雨薇還留意的觀察了一下。
這時候,楊雨薇突然從自家爹爹身上感受到男友力MAX這種東西。
太厲害了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