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行社會主義製度,是克服腐敗的內在因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商品經濟,並不注定難以避免腐敗。前幾年,腐敗現象愈演愈烈,這是由於我們在實踐社會主義製度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夠造成的,而不是社會主義製度本身必然產生的。具體來說,一方麵是我們忽視黨的建設,放鬆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惡果;另一方麵與“腐敗難免”論麻痹了全黨的思想,瓦解了人們與腐敗現象作鬥爭的鬥誌,導致黨紀、政紀、法紀鬆弛的危害有關。建國初期,我們開展過“三反”、“五反”鬥爭,嚴懲了劉青山、張子善等黨內極少數腐敗分子,全社會正氣肅然。這正說明了社會主義製度可以避免腐敗現象。
其次,中國共產黨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為避免腐敗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裏,處於執政地位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她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決定了我們黨和政府機關不是升官發財和營私舞弊的場所,而是替人民謀利益辦實事的領導機關,決定了我們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必須執政為民,決不能執政謀私。中國共產黨不僅自覺接受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還主動加強黨內自身監督和各級人大的法律監督,這是任何黨派和執政黨都做不到的。人民群眾積極地揭露黨內、國家機關和社會生活的各種腐敗現象;黨和政府支持各級監督機關認真地查處各種違法亂紀案件,這就使得已經產生的腐敗行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我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這個政權的實質是實現人民當家做主。誰要在社會主義經濟內部把人民創造的全部財富裝入私囊,人民就有權控告和揭露並依法治他的罪。因此,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可以避免腐敗現象的產生。也隻有實行人民民主專政,才能避免腐敗現象的產生。相反,在資本主義社會裏,政權由資產階級政黨所把持,實行資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勞動人民明知自己創造的財富的大部分被資本家裝入私囊,卻沒有權利控告、揭露他或依法治他的罪。資產階級學者H·馬爾庫塞在《白宮的柏拉圖》中直言不諱:“我們的製度在什麼的限度內允許群眾表達自己的意誌呢?很簡單:限於他們對現存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製度不造成實際威脅的範圍內。”
再次,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把反腐倡廉提到了與黨的前途、命運生死攸關的高度。我們黨和政府一貫重視懲治腐敗。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黨把“堅決懲治腐敗”作為全黨要抓好的四件大事之一。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以身作則,做了表率。各省、市領導勁頭也足,紛紛提出了治腐對策。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反腐敗鬥爭。目前,反腐風暴席卷全國,腐敗分子無處藏身,黨和國家機關的腐敗現象基本上得到有效的製止。
總之,我們黨和國家有避免腐敗的主觀有利因素和條件。我們堅信,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大力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避免腐敗。在運用物質利益原則調整各種利益關係的過程中,切實防止和糾正利己主義和“一切向錢看”的思想;在深化改革過程中,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減少“以改革為名行謀私之實”的腐敗現象;在對外開放過程中,真正做到“有所引進,有所抵製”;在物質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的情況下,堅持進行艱苦奮鬥的傳統教育;對於少數腐敗分子,毫不姑息,堅決懲治;建立和實施配套的法律法規,依靠製度和法規鏟除滋生腐敗現象的土壤和條件;堅持從嚴治黨,從嚴執紀,從嚴執法,嚴厲懲治腐敗;加強對現有黨員幹部進行教育、管理,除對違紀不廉者進行製裁外,還嚴格“進口關”,從組織措施上保證反腐倡廉;抓住關鍵,靠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抑製腐敗,這樣,中國的腐敗現象一定可以得到有力的抑製。
(文秋林)
反腐敗必須強化思想政治工作
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的曆史時期以來,鄧小平同誌多次強調不能放鬆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經濟和政治兩手一齊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軟。他在1989年9月同美籍華裔著名科學家李政道夫婦談話時說:動亂給我們上了一堂大課。多年來,我們的一些同誌埋頭於搞具體業務,對政治動態不關心,對思想工作不重視,對腐敗現象警惕不足,糾正的措施也不得力,不堅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致使腐敗現象很嚴重。這些話深刻地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與廉改建設的密切關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放鬆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導致腐敗現象的發生。
實踐已經充分證明,放鬆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就難以抵製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的侵襲。敵對勢力施行“和平演變”的一個重要手段,是用西方資本主義腐朽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來腐蝕我們的幹部和青年一代。在資產階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下,一段時間裏,“大公無私是奴隸製的產物”、“人都是自私的”、“自我設計”、“自我實現”等論調到處泛濫,有人甚至鼓吹“為個人主義正名”,詆毀雷鋒、焦裕祿等的光輝形象,把我們立黨、為政的根本宗旨和共產主義的道德準則都作為批判的對象,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使得我們幹部隊伍中的一些意誌薄弱者暈頭轉向,忘記了自己的職責,成為了資產階級思想的俘虜。他們隻要權力,不盡義務,隻講索取,不講奉獻,乃至以權謀私,不借去侵犯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滑入腐敗的泥坑。
放鬆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還容易在商品經濟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商品經濟是社會主義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但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是建立在公有製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發展商品經濟的目的,是為了國家富強,人民共同富裕。為了保證我們發展商品經濟的社會主義方向,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忽視這一點,商品經濟中通行的價值原則和等價交換等原則,就會跟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思想相結合,從而產生出“商品拜物教”和“金錢萬能”的觀念。在今天發展商品經濟的浪潮中,就有人拜倒在金錢的腳下,成為商品貨幣的奴隸。特別是當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手軟弱時,“一切向錢看”竟成了某些人的信條,刮起了一股以權經商的歪風,更有人幹起以權換錢的勾當。這些教訓是十分深刻的。
許多群眾反映強烈的腐敗現象,並非一開始就存在,而是經過了一個發展過程。比如有的幹部受賄,就是從接受煙、酒和農副土特產品開始,後來胃口越來越大,貪心越來越重,發展到收受高檔商品、金器和鈔票;吃喝也是從小打小鬧發展到揮霍奢侈的程度。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從小到大、從量變到質變的演化過程。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就是及時發現剛剛露頭的不良風氣,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將其糾正在萌芽狀態。俗話說,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如果對剛滋生的不正之風、不良行為掉以輕心,聽之任之,量變一旦發展成質變,後果就嚴重了,再去做工作糾正也就不知要困難多少倍。前幾年,思想政治工作受到衝擊,抓一陣鬆一陣,兩手抓、兩手硬的方針一直沒有認真堅持,使得一些不正之風不僅沒有得到糾正,反而蔓延開來,群眾的意見越來越大。這些都從反麵說明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狠抓糾正不良作風,才能防微杜漸。
反對腐敗,實行廉政,製度是根本,思想是基礎。黨政幹部隻有在頭腦中牢固地樹立廉政觀念,才會在實際工作中,自覺遵守黨紀、政紀和法律、法規,按廉潔、高效的要求辦事。因此,必須用馬克思主義教育幹部,增強他們抵禦各種錯誤思想和不良作風侵蝕的免疫力,在思想上築起一道拒腐防變的鋼鐵長城。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抓共產主義思想教育,激發黨政幹部的奉獻精神。提倡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是我們黨的性質所決定的。當年革命前輩流血犧牲,從未想到個人會有什麼好處,會得多少報酬,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人民的解放事業。今天仍然要大力弘揚這種精神,每個黨政幹部都應該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民公仆。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清正廉潔,樂於奉獻,是對公仆的基本要求,也是不可動搖的政治原則。要使每個黨政幹部時刻不忘,權力是人民給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如果用去謀私利,就違背了黨和政府的根本宗旨,就要被人民所拋棄。
第二,抓愛國主義教育,增強黨政幹部的民族氣節。愛國主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以至一個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對每個黨政幹部的起碼要求。一個喪失民族氣節,連祖國都不愛的人,很難想象能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中恪守清廉,潔身自好。事實上,為了滿足私欲而不惜出賣國格、人格是不乏其例的。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突出愛國主義的教育,使黨政幹部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竭盡全力。
第三,抓艱苦奮鬥的傳統教育,增強黨政幹部的勤儉辦事觀念。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還是貧窮落後的,必須堅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傳統,努力趕上去。黨的十三大明確將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寫入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既是對黨的曆史經驗的科學總結,也是從國情出發作出的正確結論。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苦奮鬥不僅是我們創業、實現現代化的需要,也是反腐倡廉、鞏固政權的重要措施。正如江澤民同誌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所指出的:“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帶頭艱苦奮鬥,廉潔奉公,就能有力地抵製和消除腐敗現象,帶出一個好的黨風,使我們的黨和黨所領導的事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第四,開展積極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增強黨政幹部對不廉潔行為作鬥爭的意識。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黨的三大作風之一,也是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黨糾正了“文化大革命”左的錯誤,否定了搞政治運動這一形式,但是決不意味著不要積極的思想鬥爭,不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掃除幹部身上灰塵、病菌,保護肌體健康的清潔劑。放棄積極的思想鬥爭,就等於自動解除了武裝,正氣得不到匡扶,歪風得不到整肅,就會使黨政機關失去人民的信任與支持,使幹部失去抵禦腐敗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在思想上分清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與搞政治運動的區別,清除疑慮,勇敢地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提高開展積極思想鬥爭的自覺性,堅決同別人和自己身上的不良作風作鬥爭。同時,又要嚴格按照黨章辦事,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決不搞“扣帽子,抓辮子,打棍子,裝袋子”,使批評和自我批評達到既幫助教育同誌,又促進團結,增強戰鬥力的目的。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還必須堅持灌輸的原則。任何一種意識形態和思想觀念的傳播,都離不開灌輸。對立的階級和勢力總是通過不同的方式,向人們灌輸自己的思想意識,爭取大眾的支持。因此,我們決不能放棄這個陣地。向黨政幹部係統地灌輸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共產主義思想,有利於他們端正思想路線,提高政治素質,增強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覺地抵製資本主義思想意識的影響。同時也要注意灌輸的方法不能簡單化,要根據當今的特點,因人而異,因時因地製宜,講究灌輸方法的適應性和吸引力,不要生硬強製,而要疏導,以理服人,注重思想教育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形式靈活多樣,寓教於樂。比如通過影視、舞台和書畫等,讓大家在娛樂中受到教育、鼓舞和啟迪,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富有感染力,達到動機和效果的統一。
(周立民)
反腐敗必須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無產階級政黨和政權的幹部要秉公盡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好人民的公仆,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黨的建設和國家建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早在120年前,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規定,所有機關工作人員不得享有任何特權,而應專心致誌地為組織在公社裏的人民服務。馬克思、恩格斯高度評價了這一偉大的創舉。列寧要求政府機關和一切公職人員必須做人民的公仆,不能做人民的主人。
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列主義原則建立起來的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忠實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黨執政後,一貫要求黨政機關、黨的幹部、黨員必須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我們絕大多數黨員幹部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無私忘我地奮鬥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這是黨的本質和主流。但是,也應看到,有的黨員幹部忘記了黨的宗旨,經不起商品、貨幣的誘惑,拜倒在金錢之下,隻顧個人利益,不顧國家和人民利益,嚴重脫離了群眾,有的甚至腐化墮落,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嚴重損害了黨的光輝形象,引起了廣大群眾的不滿。這說明要對黨員加強黨的宗旨的教育,使他們懂得,堅持不堅持黨的宗旨,關係到共產黨的生死存亡。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出發點和歸宿。這是由黨的性質以及黨所肩負的曆史使命所決定的。共產黨是主張消滅階級,消滅剝削和實行公有製的,是堅持集體主義的,黨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它沒有也不可能有自外於人民的、狹隘的、宗派的私利。毫無自私之心,把黨的整體利益、革命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每一個黨員的義務。一個共產黨員,大公無私,把自己畢生的精力以至於生命奉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這是黨性最完美的體現。許多共產黨員也正是這樣做的。但也有那麼一些共產黨員,一事當先,隻替自己打算,把個人利益淩駕於黨和人民利益之上,甚至為了謀取私利,不惜損害黨和人民的利益。這些人的所作所為與我們黨的性質是尖銳對立的,必須對他們進行立黨為公的教育。
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要樹立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人生觀,批判“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人生觀,抵製“一切向錢看”腐朽思想的侵蝕,敢於同一切腐敗現象作不懈的鬥爭。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歐風美雨,潛移默化。一些黨員幹部忘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個人主義膨脹,謀取私利,非公共地運用公共權力,助長了腐敗現象的蔓延。目前,象雷鋒、焦裕祿那樣具備共產主義思想品質的人盡管不多,絕大多數包括共產黨員中的多數人也還沒有完全具備這種品質,但是,要積極宣傳雷鋒、焦裕祿的事跡,提倡雷鋒、焦裕祿精神,把它作為前進的楷模,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穿於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全過程,不論客觀條件如何,自覺地、一貫地、真誠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極端個人主義就是把個人利益放在黨和人民利益之上的一種生活原則和道德品質。所謂“一切向錢看”就是置社會法令、政策、公德於不顧,將人世間的一切都等同於商品,不擇手段,唯錢是問。極端個人主義、“一切向錢看”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映。因此,必須予以抵製。每一個黨員幹部應該堅持黨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正確處理三個關係: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係,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關係,抵製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
每個黨員幹部必須身端行正,敢於碰“硬”,敢於抓實,旗幟鮮明地提倡正義,懲治邪惡,自覺地與各種腐敗現象作不懈的鬥爭。
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一個共產黨員都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脫離黨的總目標、總方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代表了工人階級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這正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表現。一個政黨的實際行動,是判斷它是否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主要依據。中國共產黨的曆史,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曆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致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這與廣大黨員幹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各行各業充分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創造了層出不窮的英雄業績是分不開的。同時,每一個黨員幹部隻有忠誠地為實現黨的基本路線而奮鬥,才能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應有的貢獻。領導幹部要帶頭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正確運用自己的權力,不搞以權謀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要求黨政幹部始終注意保持密切聯係群眾的優良作風。群眾是反腐敗鬥爭的基本力量,懲治腐敗必須依靠群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各種腐敗現象,歸根結底,都是危害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最為群眾所痛恨。我們黨開展反腐敗鬥爭,消除腐敗現象,清除腐敗分子,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開展反腐敗鬥爭的過程就是依靠群眾的過程。黨政幹部生活在群眾中,誰個優,誰個劣,群眾心裏自有一杆秤;盡管有的腐敗行為十分隱蔽、詭秘,但都逃脫不了群眾的眼睛。反腐敗鬥爭是否徹底,最終要人民群眾來評判。隻要各級黨政幹部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把群眾的情緒、意向當作衡量工作好壞的晴雨表,就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把反腐敗鬥爭不斷引向深入。